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京开幕
2010年10月15日
广告
新华社报道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相关内容时称,到2015年的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新华社下属的时政新闻周刊《瞭望》杂志预测五中全会的四大议题分别为:健全市场机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以及政府转型,控制政府收入增速。
德新社报道称,外界猜测,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可能在五中全会上擢升中央军委副主席。香港《南华早报》此前发表文章分析,如果习近平擢升担任军委副主席,说明“中共已敲定继任事宜,确立由习近平接替胡锦涛的党政职务”。
政治改革呼声高
五中全会召开前,中国内地政改呼声高涨。多个国家和省级报纸重点报道分析政府总理温家宝接受CNN记者采访时呼吁政治改革一事。湖南长沙的《潇湘晨报》采用的标题是“新中国第三个30年的改革大幕将拉开”。《南华早报》分析称,中国内地媒体“似乎想要抓住五中全会召开前的机会,吹响改革号角”。
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的长子、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胡德平近日在经济报刊《经济观察报》上发表文章,支持成都推进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整治计划。胡德平在文章中写道:“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现在还有了一种特殊功效,就是以政治改革检验、矫正我们经济改革、教育改革、文化改革、医疗改革的得失利弊。”
中新社报道称,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预料,十七届五中全会除了经济领域为改革定调,另外“改革的重点将很可能主要发生在社会政治领域”。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政治研究学者林和立(Willy Lam)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中国领导层对政治改革的讨论并不意味着要向西方民主靠近。他说:“胡锦涛并不想在党内迅速改革。(五中)全会也只会是做出一些表面性的妥协,不会有更多的结果。”
综合报道:洪沙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