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为自己创造额外需求

2008年11月11日

中国政府决定,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建设基础设施和扩大社会保障,以此带动中国经济发展,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此外,中央银行将放松银根,方便中小企业贷款。中国政府的这一重大决策引起了德语媒体的重视。南德意志报写道:

“大干快上”,摆脱金融危机负面影响图像来源: AP

"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至今几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危害,但中国已可明显感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降到9%,这是过去五年来的最低水平。尤其面向出口的行业,如纺织和玩具工业都抱怨订单大幅减少。过去几个月,数万家工厂不得不宣布破产。北京政府想通过这一带动经济的计划防止发生连锁反应。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说,'如果中国的支出和投资继续增长,就等于向世界提供了最大援助。'

中国开始执行开放政策三十年以后,现在有可能遭遇第一次经济危机。一些经济学家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长很可能仅有7.5%。为了减缓结构急速变化带来的冲力,中国需要快速增长。例如,中国每年有两千万年轻人涌上劳动市场。"

新苏黎世报指出,中国领导人对面临的经济下滑十分不安,试图通过巨额投资刺激国内需求,但中国的消费者缺乏消费兴趣:

"股市的撞击和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必须进行矫正这两件事遏制了中国人的购物兴趣。由于工资水平低下,国内消费从来就没有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政府显然担心,经济增长率下降到8%以下会造成更大规模的失业和政治形势紧张棘手。

现在,中国政府看来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也要防止经济大幅下跌,采取的办法就是为自己创造额外的需求。过去几年,中国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虽然有所减弱,但它仍然无所不在。所以,很成问题的是,是否有能力维持这样巨大的国家支出,如果私人经济失去了勇气,国家仅靠额外投资公共事业能否真正防止经济下跌。但眼下政府也许首先考虑的是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商报认为,"出口已不能为经济提供足够的动力,北京现在深挖国家的金库,以此作为参加华盛顿金融峰会的最佳问候":

"中国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从原则上来说,它愿意防止世界经济进一步萧条,也希望在重建全球金融结构时拥有有份量的话语权。中国提前走了一步,它将向欧美全面展示自己为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发挥作用而支付的帐单。承担全球责任的国家,也想参与全球决策的讨论。对于中国来说,在八国集团餐桌旁凑合吃一点的时代过去了。"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