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购买力仍在发展中国家水平
2007年5月17日新苏黎世报文章说:“巨大的收入差距使那些具有可观购买力的人双重受益: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购物街、尤其大城市中不断增多的豪华用品商店表明,持币购买昂贵物品者不乏其人。一家报纸以批判的口气指出,繁华城市深圳一家高级家具商店的一张豪华床标价38万元,花这样多的钱在内地省份可以购买三套住宅。
“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挣钱多的人受益于极其低下的日常生活价格水平,服务行业的价格更是如此。这与工业国相当平衡的价格比例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这里还有一些其它敏感话题,例如公众普遍认为,大多数有钱进行豪华消费的人都与腐败有关。
“但是撇开这些极端情况,我们不应忘记,中间阶层也有了一些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六十年以来第一次有了城市中产阶层。但这里同样重要的是应看到其相对的数量。虽然今天中国的城市中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不应忘记,城市中四分之三的家庭靠不足三万元的年收入维持生活,属于中产阶层的下层。只有月收入在五千元以上的家庭才算进入了根基牢靠的中产阶层。”
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私人消费在国内生产总额中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46%下降到去年的37%。但德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实际私人消费要比官方统计数字高出10%,这是因为:
“例如,目前消费者为服务业支付的费用没有考虑在内,而这笔费用恰恰是许多家庭增长最快的支出。用于私人房地产的支出也没有计划在内,自九十年代政府逐渐允许私人拥有房地产以来,中国人为自己住房的投资剧增,零售业销售额的增长也表明消费兴趣增大。2006年,汽车销售暴增30%,手机和家用商品的销售增加了20%至40%。整体来说,零售业的销售额增加12.3%,只比国内生产总额增长低两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消费的最大制动器是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别。北京一家咨询公司的亚瑟•克罗伯认为,中国实际上已经分成两个国家:一个国家有十亿多居民,经济生活略高于基本水准,另一个中国是高消费的中国,有一亿五千万公民。但是克罗伯说,由于不断有人从一般生活的中国的进入高消费的中国,所以‘高消费中国的人数在增长’。麦肯锡公司估计,中产阶层的人数2015年时将从目前的四千万上升到两亿人。”
(本文摘自其它德语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欢迎读者来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