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入口物”越来越遭世界关注和抵制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7年7月13日

约半年时间来,中国药物、牙膏、水产品等分别出问题,被多国“拒签”,涉及的还有动物药品、动物饲料等。这么多东西,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进入口内的,无论是人之口还是动物之口,因此暂名之为“入口物”。中国“入口物”的世界局势目前相当不妙,中国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实,此事又岂止涉及中国境外的世界,对中国国内来说也是一个大问题。德国之声记者综合报导如下。

安全是特别重要的图像来源: AP

中国入口物处处出问题

事情仿佛是从去年巴拿马事件开始的:一种咳嗽药导致83人死亡。据查,这是由于其中用了产自中国的有毒助剂。

几个月来,这类风波似乎就没有中断过。在牙膏那里达到了新的高峰。中国产的牙膏有许多含有过量的“溶剂”,即二甘醇。

6月,美国当局在4个州发现了近100万支含二甘醇的牙膏,盗用了名牌Colgate-Palmolive。上面印的产地是南非。然而该公司在南非并没有工厂。据有关当局查明,这些牙膏的真正产地是中国。7月10日,西班牙当局没收了市场上一批含二甘醇的牙膏;意大利当局日前也采取了市场没收措施;英国当局也发现了以“Sensodyne”品名伪造的牙膏,这些牙膏主要在跳蚤市场上销售。当局怀疑这些牙膏的出处同样是中国。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日前报导说:“从有毒牙膏到含铅油漆到污染的宠物食品,中国变成了加拿大最大的有毒源头。”

又岂止是牙膏。水产品、动物饲料、动物药品等许多都进入了一些国家的黑名单。一夜之间,中国“入口物”成了普遍遭受质疑之物了。

各国纷纷采取措施

美国、日本和许多国家采取了禁止中国牙膏进口的措施。马来西亚卫生部6月底禁止了14种含二甘醇的中国牙膏进口。

美国最近禁止了包括养殖虾等5类中国产品进入。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最新报告,去年7月至今年6月,该管理局拒绝了中国1368件食品货柜入境,据所有被禁入境食品涉及国家的第3位,其中有从中国进口的海鲜类391次。如果连同该管理局查验的所有产品,包括药品、化妆品、动物药品、电子仪器等,中国被拒货柜共2723件,居于首位。据美国统计,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9亿的海鲜,8亿美元的果蔬和果汁。

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周四称:“我们已经告诉中国人现在就要行动,这是必须非常严肃对待的事情。”他指的是对美出口商品的安全性问题。美国参议员德宾提出的议院要求对所有外国食品征收每项最多20美元的费用,用于让食品药品管理局扩大检查范围。

前几天有报导说,美国打算推出一种写着“非中国制造”的标签,放在商场里的商品上。如果真这样做了,问题自然就更闹大了。

温哥华太阳报称,自2005年来有超过400种中国产品被召回,包括150种玩具,73种家庭用品,53种婴儿用品。1281宗消费品召回中61%的来源国可认定是中国。

德国最近倒是罕有听说这方面的动静。但德国常年对中国食品等是抽查的,如酱油、茶叶(含农药)等被查没禁入的事件经常发生,只是没有那么集中。

中国采取应对措施

从世界各地涌来的对中国入口物不放心的潮流势必给中国有关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应对不当自然会大大影响中国的出口,而且不光是食品、药物等的出口。于是,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被西方媒体认为中国最大的措施是中国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前局长郑筱萸因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被判处并很快就执行了死刑。按理说,中国现在也不怎么判受贿罪犯者死刑了。然而,许多因素凑在了一起了,中国出口的“入口物”出了这么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国国内,这类的问题对民众的健康的影响更大更直接。这个案子正赶在这个关头了。

就牙膏问题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三条,一是禁止含二甘醇的牙膏出口和进口;二是牙膏生产企业不得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三是说,长期使用二甘醇含量低于15.6%的牙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第三条的意义大概是,大量已经在市场上的牙膏不要浪费了。

就食品质量问题,中国质检总局又发布了三条“意见”:一是达不到基本质量安全卫生条件的企业不得生产;二是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销售范围不得超出县级行政区域;三是小作坊必须公开作出一系列承诺。

质检总局副局长林伟还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经检查,中国99%上的出口食品质量是合格的。该局有关负责人还介绍说,近年来经整治已有19424家小作坊停产或转产,8814家小作坊被强制停产。

同时,中国对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问题显然也下了功夫去研究了,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规定和措施。

中国入口物安全问题引起什么相关问题

中国“入口物”安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重视。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到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呢?在此试列出几点。

“入口物”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似乎主要是应对国际上强大的压力。其实,中国国内的压力也从来没有断过。国家大了,问题自然少不了。当年福建假药案人们还记忆犹新,现在又出了一个郑筱萸案。各地食品安全出问题经常发生。“入口物”和其它与民众健康有关的产品,包括化妆品,包括日常电子产品等,这方面的检查和监督应该是“警钟长鸣”,永不松懈的。此其一。

在英国,有关部门查获的牙膏主要是在跳蚤市场上销售的,而且是仿冒一个名牌的产品。在美国,同样是仿冒产品。“入口安全”跟仿冒结合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特点。在这方面,中国和世界各国完全可以合作,把打击食品不安全跟打击仿冒结合起来。在中国,光靠质检总局恐怕还是不够的。这些仿冒的不安全的“入口物”是怎么出口的呢?这恐怕也是一个需要调查解决的问题。此其二。

其实,中国并不是处处都处在“黑单子”上头一个位置的,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至今一年里拒绝入境的食品货柜名单里,印度和墨西哥还排在中国前面,稍后一些位置上甚至还有欧洲的丹麦和意大利。然而,所谓枪打出头鸟。中国现在风头太旺,包括经济增长、出口增长、出口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性扩张,所有这些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于是人们要说这些问题可能就会说到中国,甚至在数字上也会不准确。比如,7月12日南德意志报题为“意大利和丹麦也在有罪国家首列”的文章里说:“北京政府说,中国约20%的的食品被污染,有毒或者品质低。”这个20%准确吗?中国政府这样说过吗(至少记者还没有读到)?而中国质检局说出口食品99%合格。岂不是有点矛盾?这一个阶段,中国庞大外汇储备的出路和“入口物”的安全这两个问题成了直接涉及西方利益、引起最大关注的两大问题。有许多问题看似没有关系,但在言必称中国的情况下,却都有些关系。这给中国出了个很大的技巧性难题,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外交、宣传、政策措施等许多方面。此其三。

中国质检总局关于小作坊的规定在中国媒体上引起了非议。是不是需要这样一刀切,小作坊就不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呢?恐怕确实也是个值得推敲的问题。此其四。(平心)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