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政大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在陆委会5月份的“大陆与两岸情势简报”撰文指出,近期中国网络上出现一波“不愿为国而战”的论战,主张不愿上战场的主要理由为“对社会不平等的不满”以及“不愿为那些既得利益者而战”,是否代表官方所带动的“爱国主义”逐渐“不敌一般民众的生计考量与对现状的不满”,值得进一步观察。
中国社群网路日前曾出现表达“不愿为国而战”的热门帖子,内容写道“如果发生战争,我是不会去的,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去。”。发帖人表示:“我是生长在社会底层的人,和平时期没人记得我们,有难时候才想起我们。说什么国家有难,人人有责,发福利时候,享受国家待遇时候,都没有给同等待遇,爱谁去谁去,反正我不去,也不让我的孩子去。”
这则帖子在中国社群网络引发热议,并引起不少网民的共鸣,有人支持发帖人的底层不参战观点,有人认为必须先加强社会福利才谈是否参战,也有一派人表示“为祖国而战”是中国人的优秀品质,“若有战,召必回”;主流观点则普遍认为,“爱国情怀消退的危险信号值得每一个人警惕”。中国网上有帖子分析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民对自私自利富人的痛恨,以及官员贪腐不作为和执法人员滥权。
王信贤在其题为“近期中国大陆民众政治信任及舆论观察”的文章中写道,近期中国大陆社会出现质疑城管、农管执法、公权力扩张、退休金锐减等舆论,对政府信任度下降。他观察指出:“由于党中央高度集权决策,使民众对施政不满的矛头直接指向党中央的情况日益增加。”
文章也分析称,根据过去的国际机构调查,中国民众的社会安全感较高,但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失业率攀升、疫情防控乱象以及防疫政策从“清零”大转弯,使得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急剧下降。在社会心理的焦躁浮动、冲突不断之下,“爱国主义”甚至不敌现实。
作者也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稍有不利的言论极其敏感进而“无限上纲”,例如 笑果文化脱口秀演员李昊石(House)因提及“作风优良,能打胜仗”被指冒犯解放军遭到调查,官媒也大加挞伐。王信贤认为,当前中国大陆的社会事件虽不至对中共统治造成立即而明显的挑战,但将对民众的政治信任造成冲击,也为未来的社会治理埋下不可预期的伏笔。
DW Conflict Zone:如果北京攻台,欧盟的计划是什么?
为“武统台湾”言论降温?
近年来台海局势不断升温,北京当局虽声称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愿放弃武统选项。中国军机及军舰频繁在台湾海峡活动。美国中情局(CIA)等多方担忧中国武力攻台。台湾国防部表示,周四(6月8日)侦获歼-11、歼-16战斗机、轰-6轰炸机、运油-20及预警等各型机共计37架次解放军军机,进入台湾西南与东南防空识别区,台湾国军启动防御系统应对。这是中国近期最新一次大规模的军机扰台行动。
虽然中国网上“不愿为国而战”的帖子并未指明是因何而战,但台湾媒体和分析人士立即联想到台海战争,并评价称中国网上的“反战文”揭露中国人民真实心声。
台湾中央社五月初曾引述“日经亚洲”前中国分社社长中泽克二撰文指出,中国网路正出现引人瞩目的现象,即关于中国武力统一台湾的各方辩论禁令似乎被解除;一种不同于目前风向甚至禁忌的观点已被允许流传,亦即现在决定强行统一台湾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危险的。
文章分析认为,相关讨论一直存在于中国网络上,没有被中国审查机构删除,清楚表明中国当局接受了这个谨慎立场。“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领导高层打算让它流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传播。”
中央社引述日经亚洲称,虽然中国当局不排除武统台湾,但中国的军事和安全专家从过往经验知道这么做会非常困难,因此有必要暂时平息因战狼宣传而激起的舆论热潮。
(综合报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驻法大使有关克里米亚及乌克兰主权的言论让近来备受孤立的中国外交官再次被聚焦。中国咄咄逼人却往往自相矛盾的国际立场或许也是外交官们的难题。中国新任外长能带领他的部门走出“战狼外交”的误区吗?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dpa北京近年来一改邓小平定下的韬光养晦外交基调。CNN曾报道指出,与过去几十年素来温和的中国外交官们相比,“战狼外交”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类型。这些中国外交官不会发表冗长的声明,而是在推特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对任何针对中国或共产党的批评进行直接回击。
图像来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战狼外交“的说法,取自中国2015年上映、票房大获成功的电影《战狼》,影片民族主义情绪相当浓厚。中国的外交官们最初并没有否认这种表述。根据中国官媒央视报道,2020年5月,时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曾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路线,然而因为世界上有“狼”,因此中国需要“战狼”来捍卫国家尊严。图为《战狼2》剧照。
图像来源: Koch Films中国外交部并不认同“战狼外交”的说法。2020年12月,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一次论坛发演讲时表示,贴“战狼外交”这个标签,至少是对中国外交的误解。他说,中国从来就是礼仪之邦,以和为贵,从没有主动挑衅别人;“战狼外交”实际上是“中国威胁论”的又一翻版,又一个“话语陷阱”,“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放弃抗争。我怀疑这些人还没有从100年前的旧梦里醒来”。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R. Dela Pena“战狼外交”代表人物之一是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其言论多次引发争议。比如2020年3月,他在推特上称可能是美军把新冠疫情带到了武汉。 “五眼联盟”外长发出针对香港问题的声明后,他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不管他们长“五只眼”还是“十只眼”,只要胆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小心他们的眼睛被戳瞎。他还曾发布一则抨击澳大利亚军人在阿富汗所谓战争罪行的推文以及虚假图片。澳总理莫里森表示,中国政府应该为这条推文感到羞耻。
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成竞业2020年4月威胁说,如果澳州政府继续推动调查新冠病毒源头(图为冠状病毒结构示意图),中国民众可能抵制澳大利亚的产品或者旅游。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则针对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的儿子指责中共“专制政权”的说法,在推特上称他去了一次迈阿密后“感染思想病毒”。
图像来源: Reuters/NEXU Science Communication美国媒体《政客》(POLITICO)2022年8月的一篇文章列举中国在欧洲的5位"战狼"外交官,包括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吴红波、驻法国大使卢沙野、驻瑞典大使桂从友、驻英国大使郑泽光、驻德国大使吴恳(图)。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C. Soeder2022年10月16日,港人组织在中国驻曼彻斯特领事馆前举行抗议时与领馆人员发生肢体冲突,一名示威者被拖入领事馆院内,遭到殴打。英国政府对此提出严正交涉,警方也展开了调查。调查显示,参与暴力的人当中也包括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郑曦原。12月,中方证实包括郑曦原在内的6名领馆工作人员被调离,但称之为正常人员调动,与打人事件无关。
图像来源: Matthew Leung/The Chaser News/REUTERS2023年一月,50岁的赵立坚卸下外交部发言人的职务,调任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几乎与此同时,原驻美大使秦刚(图)接替王毅出任外交部长。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人事变动意味着中国有意改变过去几年树立起的“战狼”外交形象。但新外长上任后,锋芒不输前任。发言人面对国际媒体的态度也丝毫不见缓和。
图像来源: Jade Gao/AFP/AP/picture alliance2023年4月21日,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接受法国媒体电视采访时,质疑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以及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前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国家地位,并对记者出言不逊,引起国际舆论哗然。有关言论招致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的强烈不满。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批评此言“不当”。中国外交部随即澄清中方"尊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主权国家地位"。中国驻法大使馆后来则声明称大使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表态是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图像来源: Gao Jing/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路透社报道指出,中国的外交官在公开评论中越来越多地批评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人权,传递的信息是,西方国家没有资格批评中国,而且中国受到西方国家更多的攻击。报道援引西方外交官说,中国的战狼外交"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和应急性",但效果适得其反,而且信息传递的受众并不明确,有点"乱了章法"。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