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官方:普通进口货物不再检测消毒

2022年7月13日

中国官方发布通知称,各地口岸不再对一般的非冷链进口货物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原因是病毒在一般条件下存活时间很短。有网民质疑“那之前入室消杀算个啥?”

China Kaufrausch am Singles Day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卫健委网站周二(7月1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各地不再对进口非冷链物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其中属于低风险的物品也不再进行预防性消毒。

通知称,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卫健委要求落实有关措施,抓紧调整进口非冷链物品静置存放规定,不得层层加码。

迄今,在中国的防疫政策中,一直强调要严格阻断"物传人"的途径。因此对来自海外的货物和邮件进行消杀、静置、检测,而各地政府倾向于层层加码,给跨境流通造成巨大障碍。

消息一出,中国网民的反应类似:"为啥不早说?";"都三年了,能得出这么个结论真不容易!";"国际快递包裹背了太久的黑锅"。还有人从进口物品推及自家:"那之前入室消杀算个啥?"

图像来源: STR/AFP

物传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国官方的文件并未说明,"最新研究结果"出自何处。不过5月26日中国国家疾控中心网页引述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奚传武教授团队等在《自然》杂志子刊《暴露科学和环境流行病学》(Journal of Exposure Science &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发表的论文称,新冠病毒通过物传人的概率,仅为空气传播的千分之一。

关于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到底能存活多长时间、是否以此途径传染传染,两年多来有过许多科学讨论。各界的普遍认识是,存活时间取决于外界多重因素,而接触物体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疫情保护机构CSC的结论是,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在空气中可保持三个小时,在铜表面为四个小时,在硬纸板上长达24小时,在不锈钢和塑料上长达2至3天。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甚至显示,病毒在光滑表面可存活数周之久。

研究:新冠病毒可存活长达28天

图像来源: Lev Dolgachov/Zoonar/picture alliance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在2020年4月就指出,类似结论来自在实验室单一环境下进行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可能影响病毒稳定性的外界因素(例如温度、湿度变化和日照),更不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传染风险。该机构始终认为,物品不太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的感染源。

2020年春季在德国首波疫情爆发后,波恩大学病毒学家施特雷克(Hendrik Streeck)进行实地采样研究发现,在感染者家中物体表面取样,尽管核酸测试会发现病毒存在,但进一步实验培养均未发现活性病毒,说明病毒活性丧失较快。

延申阅读:新冠病毒在门把手上能存活多久?

对有关包裹能否传播病毒的问题,联合国应对新冠病毒专题网页上的回答是,"感染者导致商品污染的可能性很小。包裹被不停移动、运输并暴露于不同的条件和温度下,从包裹上感染冠状病毒病的几率很低"。

 

(综合报道)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