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捡了经济,丢了环境

2007年4月24日

4月24日到26日,来自欧洲和亚洲的环境部长会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欧亚环境部长会议。会议讨论的议题之一是全球气候变迁。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国是美国和中国。中国经济长期以来持续高速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对气候变迁带来影响。

滚滚黄尘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

气候变迁带来的影响在中国也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西藏的冰川自50年代以来已经融化了21%。科学家预测,将会出现河流干枯以及更大范围地区的沙漠化。为了应对这一紧急局面,中国政府树立了在2010年以前将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一些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的工厂将被关闭,代替它们的是一批现代高效节能型的工厂。但是,这一举措能否能实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还存在疑问。中国财政部胡静林表示,经济的繁荣发展促使中国每年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消耗能源,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要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能源缺口还是比较大。”

为了防止出现这一状况,仅仅去年一年里中国的发电量就增加了120兆瓦。这个数字相当于德国一年的耗电量。70%以上的电力来自于火力发电。由于煤炭储量丰富,价格也相对较低。但是,绝大多数火力发电站都对环境有害。

这就是中国空气质量每况愈下的症结之一,30岁的办公室助理任红娟在欧洲待了一个月后表达了自己的感触。“一下飞机你就可以感觉到呼吸到烟的气味,特别特别厉害,然后头三天在北京,你感觉简直是没法呼吸,走到什么地方你都会有浓烟的感觉。”

在首都北京,一到上班高峰期,车辆摩肩接毂。北京市登记在册的有约280万机动车辆,每天新增1400辆。现在中国平均每50人拥有一辆私家车,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里汽车排放的尾气已经让人不堪忍受。有时候烟尘甚至厚重到遮天蔽日的程度。

为了能在奥运会期间给世界各国留下积极的印象,中国政府投资巨大。按照行政指令,在奥运会前后,北京方圆120公里内的全部工厂都必须暂时停产。此外将禁止100万辆汽车在市内通行。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至少在奥运会期间北京能有新鲜的空气和湛蓝的天空。到时,北京将在数周内处于特殊状况。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环境污染真实的严重程度。全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有酸雨现象,70%的河流被污染。就在不久前,中国环保人士吴立宏还在不屈不挠地为解决太湖的污染问题而大声疾呼。从4月23日起,这位“太湖卫士”再次因为披露太湖污染的真实情况而被捕入狱。“我到河里洗脚,鱼虾来咬我的脚。后来鱼虾全部都死了。一会儿是红水,一会儿是黄水,一会儿是黑水。”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仍在迅猛增长。每天都有新的工厂投产使用。尽管有来自许多国家批评的声音,中国领导层仍未规定有害气体排放的限度。理由是,限制排放有害气体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一理由就可以说明,在中国,环境和气候保护还远远没有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