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政府能否真正打响空气污染阻击战?

2014年2月3日

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政府强制一万五千家企业公布废水和废气实时排放数据。环保人士认为,污染的背后牵涉利益集团,这项举措向企业开刀,至少是一种变革的开始。

Luftverschmutzung in Peking China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从1月1日起,受中国政府重点监控的1.5万多家企业,须通过环保部门网络,公布排污信息。其中包括废水和废气的实时监控数据。这一措施是根据去年8月中国环保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中的规定。据悉这些国控重点污染源,排污80%以上。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在污染方面前所未有的信息披露。

报道引述北京知名环保人士马军表示,当环保人士在去年要求官方公布空气污染数据时,他们当时并未抱太大希望,因此他们惊讶于政府此次要求信息公开的力度,认为远远超出了预期。他也认为污染背后牵涉的是利益集团,此次举措动刀企业,至少是一种变革的开始,但治理空气污染需要几年时间,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

《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写道,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华盛顿办公室琳达·格里尔(Linda Greer)表示,中国政府找到了解决污染问题的路径,当他们面临空气污染的日子时,会对照实时数据对企业进行监管。

北京雾霾中的央视大楼图像来源: Reuters

而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楯则向德国之声表示,对环保部新规实施一个多月的进展还没有更多的数据,但他对新规效果存疑:"中国现在走到今天这步,从决策层就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是他已经很清楚的认识到,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治理污染、修复生态,这在十多年前执政党已经看得很清楚,但另一方面发展有一种路径依赖,从体制本身有内在的增长冲动,这种冲动实际上来自不安全感,从外部和内部他们总觉得可能存在一种敌对力量,因此本能的要求经济增长,在这样一种矛盾中,很多已经进入决策的都做不到;信息公开早有规定,为什么做不到,就在于体制本身就存在这种内在矛盾。"

近年公众对污染最直接的威胁来自空气污染,2013年初北京率先启动了"雾霾模式",据央视报道透露,2013年1月份,有25天北京公众处在雾霾之中,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北京上空悬浮着4000吨的污染物。其后媒体曝光的雾霾城市不断增加,上海在去年末也惨变"雾都";华北、华中、华南的多个城市相继被雾霾"沦陷"后,西藏的拉萨、陕西的西安等城市也未能幸免;至春节期间有近七十个城市笼罩在雾霾中。一些研究报告指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中国每年超过万人过早死亡。早在2008年,美国驻华大使馆自测并实时发布PM2.5数据曾引中国政府抨击。但民间要求中国气象部门公布PM2.5数据的呼声不断增高,从2012年中国当局规定一些城市发布该数据,目前已有179个城市开始发布PM2.5实时数据。

污染工厂的数据真的能够信息公开吗?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landov

去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拔款280亿美元的治污计划,提高对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管控。根据这项计划,到2017年,北京及周边的天津及河北省需要削减25%的PM2.5数值。根据环保部的污染排名,中国最严重的10个污染城市中有七个是环绕北京,这些城市的支柱行业大部分为钢铁、玻璃、焦炭和水泥业。早在2013年1月,中国环保环境环评司巡视员牟广丰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环北京周边地区兴建了大批钢铁、水泥、化工企业等,这些都是北京空气污染的主因。

李楯也认为,2005年至2007年中国环保部(当时为国家环保总局)发起三次"环评风暴",但环保部在与发改委等部门较量时显得很"弱势",发改委立项的多大个大型工程在"环评风暴"中屹立不倒。这些过往的历史也再次提示公众,对这场再次开始的空气污染阻击战保持观望:"能公开是好事,能不能做到,还要拭目以待。"

作者:吴雨

责编:乐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