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整治环境污染

2006年4月7日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近日表示,中国各大水域的化工石化大多数新建在建或者拟建的工程均存在较大的规划性环境风险。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保持高速,自然环境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中国民间的环保组织对中国政府的环保监督表示谨慎乐观。

收走破烂图像来源: AP

根据中国环保总局在网上公布的统计,在去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之后,全国已经发生了76起与水有关的环境污染事故,超过2005年的总和。此外,在今年第一季度,环保总局已经停止审批44个建设项目,主要涉及化工、煤炭以及火电等行业。中国民间组织“自然之友”的成员姚遥对环保总局的工作表示认可。

“我们十分支持环保总局做出的决定,同时我们也希望将严格审查的做法作为更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的契机。我们希望与政府组织配合,解决中国工业不顾环境乱发展的问题。”

此次环保总局公布的环境风险排查主要针对20个各大水域的大型化工石化项目,项目价值总额为4500亿元。环保总局对各个项目都提出了尖锐地批评。而在今年头三个月被勒令停工的44个项目中,因为不符合3月18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公众参与办法》被退回的有16个。姚遥说:“环保总局,尤其是潘岳局长,主推在环保方面进行大规模改良。这16个被退回的项目虽然没有公布名称,但还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因为这是环境公众参与办法的第一次实施。”

在核查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包括很多先天性布局不合理,例如江污染重的工业安放在城市取水的上游,或者紧挨着居民区。此外,后天性的乱建改建造成环境责任划分不清。国家环保总局除了和职权不够作斗争之外,还要将地方保护主义视为眼中钉。姚遥说:“对地方政府来说,当然首先是GDP的增长,但是这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相辅相成。虽然那里有很多小冶炼厂、小化工厂等等,数量很多,环境污染很大,但是目前中国做事只能一步步来,等到制度化后,才能有刻意模仿的榜样。”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