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新一代电影 “以人为本”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5年1月8日

2004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是成功的一年。中国的多部电影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引起了巨大影响。目前由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伏》正在德国电影院里上演。欧洲观众都反映新一代反映中国人文精神的电影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十面埋伏”之前,张艺谋的“英雄”也曾经吸引了不少欧洲观众。图像来源: AP

原来在西方电影院里上演的中国电影反映的都是中国贫穷落后的经济状况,中国的电影人已经意识到,想要博得欧洲观众的青睐还要掺加中国的文化。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伏》展现了中国电影对华夏传统文化的反思。这种文化不再是保守的传统,而是深受世界公民喜爱的抢手货。

中国很多小成本电影往往通过参加世界各地的电影节,从而和欧洲发行商取得联系,一方面借机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绕过在国内上演的各种限制。2004年中国电影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是导演贾樟柯的作品《世界》。这是唯一一部中国内陆入围去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电影。贾樟柯被认为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一位独立电影制片人,被看成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世界》是贾樟柯首部按正规程序审批拍摄“体制内的电影”。电影描写的是中国农村简朴的农民生活以及繁华大都市的对比。贾樟柯将很多文人作家笔尖中流露出的批判用电影镜头表现出来。这是他从他第一部作品,1997年制作的《小武》,开始一直追踪的主题。他从旁观者的角度对物欲横流的中国社会持批判的观点。那些在中国电影院内卖座的电影中充斥的都是消费的热潮。

一部反映中国矿工悲惨生活的电影“盲井”,曾经在柏林电影节引起轰动。图像来源: 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

另一部引起世人关注的电影是由香港导演叶伟信指导的《大城小事》。这是一部爱情故事的经典,由香港片商发行,在去年三月首映后受到大陆观众的欢迎。由黎明、王菲担纲的电影在上海拍摄。上海不仅仅是情节展开的地方,还象徵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态。王菲扮演一名公关公司的活动策划,而黎明则是一位为富人看病的出诊医生。这两人在莫名其妙的分手后又神奇地走到了一起。叶伟信的电影虽然没有在欧洲上映,但是却可以买到DVD。这部电影让人觉得是陌生中国的写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

台湾导演侯孝贤去年推出的《咖啡时光》也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角逐。这部电影翻开了老导演电影创作的新篇章。故事描写了一家台湾旧书店的老板爱上了一个在东京工作的女孩儿,两个人谈起了恋爱,双方和各自的老迈父母之间,有着微妙的感情问题。这部电影是纪念已故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百岁诞辰,也是侯孝贤指导的首部外文电影。本片题材正是小津安二郎电影习惯描写的都市家庭的日常生活。本片在表现手法上承袭着小津善于节制和隐藏的特点。虽然两位导演生活的时代不同,社会生活形态也都变了,但人还是一样,表达情感的方法也都一样。 侯导和小津一样很少说政治,不提大,只做小。不提寓言,只重细节,摄影机焦点永远牢牢地定在人身上。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