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民间举办红色时代展

2012年11月11日

中国一些民间办起的博物馆虽然触及一些严格控制的议题,不过探讨的深度只能适可而止。

Ausstellung die kultur der kulturrevolution in Wien
维也纳文革展展品:毛泽东像章图像来源: KHM

(德国之声中文网)生意人樊建川办起了6座文革博物馆,明年还要增开第7座。现年55岁的他说,他有很多那个时代的物件,可以装满6个仓库。那个年月,年轻人都加入了"文攻武卫"的红卫兵,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则被戴上高帽,万人批斗。

有些东西因"政治敏感"不能展出

樊建川说,"我将自己看作是文革的业余研究者。"他对记者说,他曾是一名政府官员,后来做房地产生意发了财。在他的博物馆里,并不能看到他的全部收藏,有些东西因为"政治上敏感"而不能展出。"展出的物品只占我收藏的5%。"尽管如此,他仍计划明年开办第7座文革博物馆。

文革时代使用的钟图像来源: KHM

深入谈论文革,就会碰上"政治上的敏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教授杨国斌说,"我观察到,过去10年里有关文革的讨论空间在收紧,包括在互联网上"。 2011年重新修复开放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文革时代一笔带过,只有一张回忆这一时代的照片,外加三行文字。

樊建川的收藏没有被查封,也是因为他尽量避免表现那个时代的暴力色彩,不使用"文革"这样的字眼,而是用"红色年代"。

樊建川说,"政府首先关心的是维护社会稳定。他们知道,开办文革博物馆会招来许多批评的声音"。"我想,至少还要再过20年,才能完全公开地谈论文革。"

开办私人博物馆成为新潮

过去5年间,开办博物馆或者画廊变成新潮事物。据《中国日报》的报道,全中国的博物馆中,有约13%是私人经营的。樊建川于2005年在成都办起了第一个博物馆,此后展出的收藏不断扩大。他的收藏中,仅文献资料就超过100吨,其中包括20000份报纸。展出的每一个物件,都反映了一个特殊的主题,比如毛像章、手表等。虽然展览尽量回避10年文革的阴暗一面,但有些还是让人回忆起当年的暴力。

“红宝书”图像来源: AP

当记者问樊建川,是否红色年代展表达了政治改革的诉求,他回答道,"我不能谈太多这类话题,这会给我惹麻烦。""最重要的是,我要保管好我的收藏。"

来源:法新社 编译:李鱼

责编:石涛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