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环保新规 监控PM2.5

2012年3月2日

中国环保部发布了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12年前的修订相比,本次修订增设了备受公众关注的PM2.5及臭氧限值标准,同时还调整了PM10的限值标准。

Haze is seen as a Chinese rides his bike past some lamp posts at Olympic park outside the National stadium at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s in Beijing, Monday, Aug.4, 2008. (AP Photo/Luca Bruno)
按新标准 多数中国城市将不达标图像来源: AP

按照计划,新版标准将于2016年1月1日全面生效。同时,环保部还下发通知,要求自2012年起,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城市和区域先行分期实施新标准。

新标准 多数中国城市将不达标

本次标准修订,最引人注意的亮点便是新增了PM2.5及臭氧浓度限值。此前,由于环保部门不公布2.5微米级别的颗粒物污染,时常在灰霾严重的情况下得出空气质量优良的结论,广受公众诟病。

而新发布的标准则明确规定了PM2.5颗粒物的年平均限值。其中,一类上限为每立方米15微克,二类上限为每立方米35微克。而PM10颗粒物的年平均限值也大幅收紧,其二类上限调整到每立方米70微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公布的《空气质量准则》,PM10及PM2.5的年平均浓度应分别达到每立方米20微克及每立方米10微克。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世卫组织还设定了3个阶段的过渡时期目标。中国环保部此次修订的标准,刚刚达到了第一过渡阶段的目标值。相比之下,德国环保局目前则以世卫组织第二过渡阶段目标为准,将PM10及PM2.5的年平均浓度限制为每立方米40微克及25微克。

对此,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坦言,虽然总体上新标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还仅仅能与世界"低轨"相接;根据环保部测算,新标准实施后,中国将有2/3的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的要求,要真正实现与WHO提出的指导值接轨,中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非政府组织:达标或需20

中国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修订标准新增了PM2.5等重要项目,同时氮氧化物等指标也有所收紧,是中国环保立法领域的重大进展。马军说,根据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掌握的数据,当前中国城市细颗粒物污染基本都在欧美城市的三倍以上:

"以北京为例,现在PM2.5的年均值是新标准的两倍。如果真正要达到这个标准--即使是现在比较低的标准,现在看来也要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才能达到。"

马军指出,中国受制于当前的经济结构,工业排放量非常大,此外还有城市交通、建筑工地、农村秸秆焚烧都在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马军认为,中国亟需制订一张"蓝天路线图",第一步要实现各污染指数的监测与发布,并加密监测频次及范围;其次应在没能实现达标时,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提示;同时还应识别各种污染物的来源。而最关键的则是分步骤、有针对性的减排:

"有些减排相对比较容易。比如建筑扬尘的污染,这方面的污染应该是容易的。但是说汽车尾气的污染,包括燃煤造成的污染,解决起来恐怕就需要整个经济结构有所调整、有所提升。这难度很大,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实现。"

背景知识:PM10PM2.5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所定义,PM10及PM2.5分别表示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及2.5微米的颗粒物。前者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后者则称细颗粒物。

PM10主要产生于机械过程,包括建筑活动、道路扬尘及风力作用等;而PM2.5则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在绝大多数城市环境中,这两种细颗粒物同时存在。

颗粒物的直径大小直接决定了它们在人类呼吸道中能够到达的位置。较大的颗粒物会在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过滤,而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则能抵达支气管及肺泡,PM2.5甚至可到达细支气管壁,干扰肺泡的气体交换,而且,由于PM2.5的表面积更大,其吸附的有害物质也更多。

近来还有研究指出,超细颗粒物(PM0.1)还能穿透细胞膜到达大脑等其他器官,引发脑损伤等更为严重的伤害。而柴油发动机燃烧产生的颗粒物恰好位于这一等级。但世卫组织认为,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尚不足以推定超细颗粒物与健康之间的关联,因此暂不制订PM0.1的准则值。

作者:文山

责编:洪沙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