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留学生为何"聚堆"?

白颉2007年6月8日

史蒂芬是个中国迷,他不仅学中文而且已经去过中国三次了。他对记者说,在德国的中国人和在中国的中国人很不一样。在中国的中国人,对外国人总是很热情,而且总是想方设法地找外国人聊天。在德国的中国人,感觉总是很拘谨,很内向,常常“聚堆“,很难走进他们的圈子。德国之声记者就“聚堆现象“采访了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

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图像来源: DW

语言不通 ,交流的障碍

德语被称为最难学的西欧语言,而且在中国德语并不像英语那样普及,仍属于小语种范围。于是比起留学英美的学生,留德的学生就多了一个语言障碍。为了突破这种语言障碍,其实很多人在来德之初都尝试着和德国同学交流,但是不久就放弃了。留德6年的大鹏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形容和德国的交往,他说到“因为德国人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语言不好的人交往,比如说,说一句两句话你不明白,或者你想说的话,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表达的话,这个时候德国人往往会失去耐心,而通常状况下,假如在中国一个外国人跟你在进行交谈的时候,就算他中文表达不是很好,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往往还是很有耐心的去和他进行交流。”

而来德国已经三年的冰冰则对这种语言不通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她认为一种语言其实是一种文化,“哪怕你语言学的再好,很多的时候德国人说一个笑话的时候,你还是不明白对方为什么笑,而我讲一个笑话的时候对方人也不笑,这是一种文化的隔阂。而这种文化的隔阂带来的尴尬也使得我们不愿意和德国同学交往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的中国学生在和德国人交流的过程中都有着心理的压力,无法畅所欲言的感觉,使得他们更愿意和中国人呆在一起,毕竟用母语交流,既直接又简单。

冷冰冰的danke

中国人很讲究“诚心”,认为感谢人应该要诚心诚意的。中国有句感谢人的话叫“我从心眼里感激你”。然而对于德国人来说“danke“已经成了一种独有的机械式的礼貌,这种礼貌也是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礼貌。来自西班牙的玛依特,说在西班牙,人们都用笑来代替这种客套话,而德国人说danke的时候很少有笑容。而且对于您,他们也只用在很老的老人身上,但是在德国,只要是陌生人,他们都会用到您。中国留学生波波说,她来德国两年了,直到现在她还无法接受这种不发自内心的礼貌。她说“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一群一群的堆聚在一起,德国人本身的拒人于千里有很大的关系。”

经济和学业的压力,让我根本无暇顾及交流的问题

在德国,生活费用之高众所周知,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生存的压力是很大的。来德4年的小凡说到,“和同学交往是需要很多时间,精力的,德国的同学常常喜欢举行party或者聚在一起喝咖啡,往往一杯咖啡的价格就够我吃一天了。”家庭并不富裕的小凡,每天的生活除了上课就是打工,月是故乡明,这几乎是每一个留学游子的心声,即便再经历无数次的月亮盈亏,即便再远隔万水千山,储存在心里的那一盏白月光,也会照亮游子回家的路。但是4年中小凡为了省钱,都没有回过一次国。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能够完成他的学业,早些回国。

目前,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已居世界首位,而德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第三大输出国。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留学生怀着憧憬和梦想来到这个国度,但是在这个地方等待他们的却是强烈的挫折感和排斥感,以及经济和学业的压力。“虽然这些问题很突出,但是并不是留学生生活的全部。”小凡坚韧的说,现在他很明确自己出国的目标,现在的挫折不过是必经的苦难,苦难之后,将会是更加绚烂的生活。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