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美丽中国的十字路口

2012年11月14日

胡锦涛在十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列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期待第五代领导人创造空间,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参与式的新型决策机制。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西方工业化老路无法复制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经济和社会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态,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一高速发展却是以大规模牺牲和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实现的。公众与环境信息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马军评价说,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然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和印度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仍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以现在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无法重走西方国家高能耗资源扩张的工业化老路。这条路走不通。"

高能耗发展难以为继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马军认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国可持续性发展的大局。

概念之争?

在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上,中国官方和民间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共识。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有生态问题方面的专家表示不同的看法。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创建人徐凤翔表示:"生态是一个宏观概念,是环境和物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不是人能够建设的。这种提法就有误。宏观的天地生灵万物,人能够建设吗?建设得了吗?人没有这个能力。只能保护它并且逐步修复它。"

怎样的美丽中国?图像来源: AP

徐凤翔认为,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对中国现有的生态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了解,保护生态环境并逐步地对其进行修复。徐凤翔强调,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普及生态教育,改变人现有的思维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的"狭窄空间"

随着1994年自然之友作为中国第一家民间环保团体在民政部注册成立,到现在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风雨。有草根"环保斗士"之称的马军感慨民间环保组织经历了异常曲折的艰难发展过程。他表示,现在中国境内虽然存在着数以百计的较为活跃的环保组织,但规模都比较小,能力也有限。"面对现在中国的环境问题以及公众参与的需求,民间环保组织目前的现状显然是不足的。"

民间环保斗士马军图像来源: DW

他说:"我们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的代言环境的声音,特别是代言受到环境影响的弱势群体的声音,希望能够把他们纳入到环境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方式在实践中会碰到很大的障碍。也就是说,在实践中如果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依然还是只有少数的官员、开发商以及数量有限的专家参与其中,他们会很容易就利益达成某种妥协。他们的利益主要建筑在更高速的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在这方面很难形成发展和保护之间平衡的决策。"

马军强调说,达成公众参与的前提就是必须实现环境信息的公开。

什邡民众抗议钼铜项目图像来源: Reuters

挑战和机遇

中国第5代领导人上台之后将面临前30年的领导层没有面对过的巨大挑战。马军分析说,前30年中国能如此高速发展,是因为中央制定的计划不需要咨询公众意见而可以直接推进,按照计划建成巨大的项目。"但过去不到一年时间连续发生最少4次大规模公众抗议事件,最终导致每次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公众反对,放弃上百亿投资的项目。以前的领导层没有遇到的情况。这是一种新挑战,我希望他们把这个看作新机遇。"

马军说,通过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参与式的新型决策机制,就可以让公众的参与参与到利益决策和利益博弈中间,"最终可以协助政府找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点"。他说,希望新的领导层以更加积极的心态看待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这一变化。

作者:洪沙

责编:谢菲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