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世界银行在周四(12月1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近期有所复苏,但中国经济明年仍将放缓,增长率将从今年的 5.2% 降至 4.5%。报告称,除疫情带来的冲击外,房地产行业低迷、全球对中国出口商品需求降低、高债务水平以及消费者缺乏信心都造成经济复苏"脆弱"。报告指出,房地产行业的长期低迷将产生广泛影响,并将进一步挤压本已紧张的地方政府财政;全球需求疲软对制造商来说是一个风险。此外,鉴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脆弱以及人口迅速老龄化,年轻代际的负担会更重。
世界银行预测,"前景面临相当大的下行风险",中国经济增速2025 年将进一步放缓,从明年的 4.5% 降至 4.3%。
世界银行的报告强调中国需要推行广泛的结构性改革,通过推进消费复苏来保持稳健增长,因为中国已经拥有充足的现代化公路、港口、铁路和住房项目,水泥、钢铁和许多其他制造业产能过剩,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将小于消费支出所能带来的提振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宣布针对消费者的刺激措施
12月11日至12日,中国召开了一年一度的最高级别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拉里·胡(Larry Hu)表示,这次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的会议比往年更加"支持增长",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将明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为"4.5-5%"或"5%左右",与2023年的目标大致相同。但其他分析师质疑,如果不直接针对消费者采取刺激措施,能否实现这样的增长水平。花旗银行分析师周三指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会出台大规模消费支持政策", "没有关于增加家庭收入的详细讨论。" 瑞银分析师认为,考虑到增长阻力以及会议设定的温和的支持政策,5%的增长水平实现起来非常具有挑战性。他们预计明年的增长率将放缓至 4.4%。
裴敏欣:政治基本面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府学教授裴敏欣在彭博社发表文章认为, "中国的经济基本面看起来比西方头条新闻可能让人相信的还要强劲。 更有可能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是中国技术官僚无力解决的问题:政治。"
文章说,"更大的问题是,习近平主席和他的幕僚们还没有想出如何消除中国企业家和外国投资者的悲观情绪","许多人带着他们的财富移居国外。 今年预计将有创纪录的 13,500 名高净值人士离开中国前往更安全的地方"。文章认为,"如果习近平不能扭转这一趋势,私营企业家对他的领导力失去信心将抑制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
文章还尖锐地指出,"中国企业家看不到变革的前景,因为中共已经恢复了没有内部制衡的个人统治","中国领导人只需看看自己的历史就可以认识到,在提振投资者信心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政治基本面比经济基本面更为重要","今天的政策制定者只是在边缘进行调整。 他们或许能够抑制经济面临的最令人担忧的风险。 然而,真正充满活力的复苏需要习近平和中共所不能容忍的政治改革。"
从进出口到信贷投资,从零售到房价,中国最新经济数据令人失望。更糟糕的是,大型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违约风险,金融信托集团理财产品出现逾期兑付,这些令人担心的信号预示了新的风险。
图像来源: CHINATOPIX/dpa/picture alliance8月初,中国又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巨头碧桂园面临违约风险。该公司有2笔美元计价的债务8月8日逾期未支付利息。作为少数尚未出现违约的中国大型房企之一,碧桂园的“爆雷”是对本已脆弱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又一打击。在本次房地产危机中首先触礁的恒大集团则于8月17日依美国《破产法》,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恒大的负债高达3300亿美元。其在2021年底发生违约,导致中国各地出现大批未完工的烂尾楼。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未来几个月内,中国的房产价格和销量仍将进一步下滑。
图像来源: Aly Song/REUTERS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金融信托行业也出现危机。在7月底传出中融国际信托集团无法按时支付票息和本金消息后,中国媒体8月中旬报道,数十种中融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兑付。该集团北京总部前发生投资者要求还钱的抗议(图)。中融管理着约1380亿美元资产。许多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信托公司进行项目融资。控制中融的中植集团管理着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也承认有流动性困难。路透社报道指出,中国影子银行的资金总量大约为3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国民经济的总体量。影子银行的一系列支付违约行为可能会引发广泛的连带效应。
图像来源: REUTERS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速都低于预期。这显示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商业和消费引擎动力严重不足,通货紧缩风险上升。同时,7月份中国银行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双降,其中信贷增量比六月份骤减了89%,是2009年11月来的最低的新增贷款量。
图像来源: BRENDA GOH/REUTERS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七月份中国外贸数据远低于预期,进口同比下降了12.4%,出口则萎缩了14.5%。根据中国商务部7月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的外国对华直接投资(FDI)较去年同期下降2.7%;二季度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同比下降20%。而彭博社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所公布数据的计算则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资负债同比暴跌87%。尽管有中国专家在财经媒体分析称,上述数据差别源于统计口径不一致,但外资流入明显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图像来源: Wang Chun/CFOTO/picture alliance今年以来,中国的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4月份突破20%,6月份已升至21.3%。各项经济数据低迷让民众对经济前景和就业形势的焦虑增加。而国家统计局8月却宣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这一消息引来民众的广泛批评和嘲讽,有网民戏称当局这次从工具箱中拿出的是“眼罩”。
图像来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根据路透社8月18日对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和野村证券五大券商此前以及最新对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的对比,摩根士丹利将对中国2023年的GDP增长预期从此前的5%下调为4.7%;摩根大通从5%下调至4.8%;巴克莱银行从4.9%下调至4.5%;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从5.3%下调至5%;野村证券从5.1%下调至4.6%。路透社指出,主要券商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背景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使得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
图像来源: Michael Nagle/Getty Images/Getty Images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12月5日,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1不变,但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理由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政府和国有企业要为经济疲弱地区提供金融支持,这对中国财政、经济和机构的状况构成广泛的下行风险。对此,中国政府部门和官员在各种公开声明和官媒文章中对穆迪此举予以抨击和驳斥,称中方对此"感到失望"。
据新华社报道,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观察家担心,中国将进一步控制舆论,打压中国国内对经济政策的批评声音,限制有关中国经济的负面新闻传播。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对于许多中国民众来说,快要过去的2023年,依然是无比艰难,坏消息远远多于好消息的一年。新冠疫情爆发,国内经济萎靡不振,青年失业率高涨,中美关系动荡起伏等等,能让人高兴起来的事情不多——但总还是有。DW德国之声为您用12张图总结2023年的中国大事记。
图像来源: Luong Thai Linh/Pool Photo/AP/picture alliance 2022年年底,中国政府突然放松了坚持实施多年的新冠清零政策,随后各大城市出现了爆发式的疫情。感染海啸也给中国卫生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人满为患的医院、生命垂危的患者、精疲力尽的医护人员、殡仪馆和火葬场排起长队——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而中国官方公布的新冠感染和死亡数据,与真实情况已完全脱节。根据官方数字,自12月初中国死于新冠的只有十几人,这与民众的认知、一些媒体发自医院和殡葬机构的报道结论相差甚远。
图像来源: Hector Retamal/AFP/Getty Images2月4日,本来就已经紧张多年的中美关系再添摩擦。中国的一个气球在美国本土上空飘荡了数日之后,美军在南卡罗来纳州沿海水域将其击落。美国指责中国利用气球进行间谍活动。但中国方面表示,这只是一个失控的气象气球。被击落的气球坠入距离南卡罗来纳州海岸几英里处的大海中。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对气球坠落的地区进行定位,并派出直升机和舰艇在坠落区域梳理寻找气球残骸。
图像来源: U.S. Fleet Forces/U.S. Navy photo/REUTERS在2023年的中国“两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0日取得了国家领导人第三个五年任期,成为中共建政以来任期最长的国家元首,权力比肩毛泽东。在习近平之前,前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在任期10年后放弃了领导权。习近平打破了这项规则,在2018年废除了任期限制。这意味著若没有其他对手出现,习近平将统治中国至其届龄70多岁,甚至更久。图片上与习握手的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正是后来宣布的新一任国务院总理。
图像来源: Mark Schiefelbein/AP/picture alliance2023年,中国的青年人失业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对于很多迷茫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面前的选择不是“躺平”,就是“润”到国外。有关中国把“就业”标准订的过低的讨论一度成为焦点。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页,每周工作时间1小时即算为就业。今年六月,16至24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当中,失业率高达创纪录的21.3%。七月开始,政府宣布将不再发布青年失业率数据, 民间猜测失业数据之高已经到了影响政局稳定的程度。
图像来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今年7月底,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舆论纷纷发问“秦刚去哪儿了?”官方语焉不详,更是引发巨大猜想、催生各种传闻,毕竟,秦刚是近半世纪以来中国最年轻的外长,曾在三个月内连升两级,被看作是习近平的心腹。随后中国官媒报道称,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经过表决,秦刚被免去中国外交部部长一职。会议决议任命王毅为外交部部长。秦刚在2022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上当选中共中央委员,当年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今年初上任,届时56岁,成为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外长。秦刚以外长身份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他6月25日在北京见斯里兰卡、俄罗斯和越南官员。其国务委员的职务也于10月底被习近平的第十四号主席令免除。
图像来源: Mark Schiefelbein/AP/picture alliance日本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并在会中正式敲定核废水的排放时程为8月24日。虽然首相岸田文雄保证国家“会负起全责”,但是对于核废水的安全与否,存在不安的人仍是很多,更可能对当地的农渔业等风评造成极大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曾于7月发表报告指出,日本将储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处理水排海的计划符合该机构安全标准。随后不久,中国海关总署宣布,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中日因此陷入争端。
图像来源: Ichiro Ohar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台风“杜苏芮”(Doksuri)在中国北方造成严重洪灾,灾情从华北蔓延至东北。中国在今年7月短短一个月内遭遇两次台风袭击,因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飙升至411.8亿元人民币(约57.4亿美元),超过今年上半年的灾损总和。外界认为,这将冲击本已缺乏经济刺激的中国及其三季经济成长率。虽然台风造成中国华北泛滥成灾,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并未公开出现在灾区,引发网民热议及部分舆论不满。
图像来源: Tingshu Wang/REUTERS今年8月底华为出人意料地推出了自称为“遥遥领先”的高端智能手机Mate 60 Pro,引起广泛关注。推出的新手机用上了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自研的一款7纳米芯片,涉及美国希望通过制裁阻止中国获得的技术。设在渥太华的半导体研究机构TechInsights在拆解了这款手机分析后发现,其使用的是中国国产的麒麟9000s的7纳米制程芯片。制程越小,集成电路的精密度就越高,制造工艺也更复杂。此外Mate 60 Pro还具有相当于5G手机的性能。华为新手机的亮相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中国的一个民族胜利。很多人注意到,发售新手机是在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期间,并将其解读为中国显示自己不再依赖美国的一个信号。
图像来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曾经名噪一时的中国房地产大亨——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传出被警方监视居住后,恒大系港股9月28日集体停牌。中国恒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的股票均在香港交易所暂停交易。之后,恒大集团立即官宣了许家印的去向表示,接到有关部门通知,“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其公司股票也将继续停牌。许家印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也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很多网民挪用《桃花扇》中的一句话“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来评论这位曾经的地产大亨。
图像来源: Xing Guangli/Photoshot/IMAGO据中国官媒报道,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26日突发心脏病,并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消息传出后,在安徽定远李家祖屋和合肥李克强幼时故居(图)前往献花的人群络绎不绝,鲜花在街道上堆积如山。“李克强同志逝世”的话题在中国社媒平台微博立刻登上了热搜第一位,并于十个小时后收获22.5亿阅读与60.9万讨论量。微博网民纷纷在此报道下留言“一路走好”悼念,留下蜡烛符号缅怀,并表示“太突然了”“不敢置信”。虽然官媒对评论区严加管控,部分网民却于大陆禁止的社媒平台质疑李克强死因恐怕是“被心脏病”。李克强的遗体于11月2日在北京火化。
图像来源: Kyodo/picture alliance 时隔整整一年,中美两国元首再次会晤。在旧金山近郊的斐洛里庄园,拜登与习近平于11月15日进行了四个多小时的会谈,就芬太尼、双边军事交流等议题达成共识。美国总统拜登在会后对外界表示,对话“极其富有建设性、极其富有成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说,中国愿意当好美国的“伙伴和朋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向美联社表示,两位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有重大交锋,拜登指责中国在台湾周围大规模军事集结,习近平则告诉拜登,他没有入侵台湾的计划。
图像来源: MFA CHINA/UPI Photo/IMAGO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五(11月24日)表示,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从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将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公民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上述国家护照的持有者因商务、旅游、探亲访友或过境中国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路透社报道指出,在经历近三年的严格新冠防疫政策,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与外界中断交流之后,最近几个月中国一直在采取包括恢复国际航线等各种措施以重振旅游业。此外,在与许多西方国家就新冠疫情政策、人权、贸易和台湾议题等各种问题发生冲突后,中国政府也在寻求重建其在全球的形象。马来西亚随后宣布了向中国游客开放免签证入境的消息。12月中旬,新加坡和中国也推出了相互免签政策。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