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经济过热,软着陆困难重重

2006年6月28日

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仍然过热。投资增长过快,对出口的依赖性加大,刺激内需消费未见成效尤其令人担心。新苏黎世报从金融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难以软着陆的原因:

经济过热,天气也过热图像来源: AP

“今后几个月就可以看出,中国中央银行最近试图控制货币增长的做法能够获得成功。五月底货币流通量增长了19.1%,明显高于北京希望只增长16%的目标。根据过去经验,专家们怀疑这一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措施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按照最新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大多数商业银行必须把相当于贷款总额8%的资金作为后备存放在中央银行,而此前的规定为7.5%。但每月180亿至200亿美元外汇的涌入提高了这些银行的后备金总数,按照中国的货币制度,商业银行必须把流入中国的外国资金在央行兑换为人民币。

这些资金流入的后果是中国各商业银行在今年头几个月大量投放贷款。本来北京规定,今年全年未收回的贷款总额只能增长3100亿美元,但今年头五个月新发出的贷款就达到2200亿美元。很多钱流向房地产业,在上海北京等人口密集地区形成了千真万确的投机泡沫。政府对这样的投机满腹狐疑,因为投机的数额越大,在经济政策上实现‘软着陆’就愈加困难,而软着陆始终是政府的目标。此外,在大型商业银行前一段时间克服不良贷款刚取得一些成就之后,又出现了贷款坏帐增加的现实危险。”

为了使过热的房地产业冷却下来,刹住狂飙式的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准备对房地产业的外国投资加强控制。七月以前,可望颁布新规定。南德意志报写道:

“长期以来,中国努力遏制房地产投机,但至今收效甚微。政府特别担心国际投资银行和房地产基金加大投入。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外国金融机构去年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共投资34亿美元,但这一统计数字可能并不完整,因为自国际社会讨论人民币汇率过低的问题以来,已有数十亿美元流入中国,其中一大部分存放于房地产市场。

自从前几个月高级办公楼的价格大幅上涨以后,花旗银行集团、摩根斯坦利和其它一些投资机构宣布将提高在中国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总量。一些德国基金也在中国寻找合适的投资对象。慕尼黑一家房地产基金为购买西门子在北京市郊的一处房地产谈判达数月之久,项目在最后一刻失败,因为外国基金没有用贷款支持投资的可能,贷款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获得北京中央银行的批准。”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