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草药—德国出品

2006年8月21日

中国人常常被称为仿制高手,殊不知游戏规则也有颠倒的时候:德国中法兰克地区的农民也开始学种中草药,据说质量胜过正宗原产。

传统中医教程图像来源: dpa zb

德国巴伐利亚州有一片名为Gustenfelden的地区,四周丘陵起伏,农庄遍野。村民们在日常生存斗争中学会了集思广益,穷则生变。他们曾经尝试从传统农作物改种烟草。对于农场主托马斯·布尔克(Thomas Burk)来说,甚至连东方草药都不算稀奇。他从1992年开始务农,一年之后就在自家田野里埋下了金光菊和缬草的种子。

2004年,巴伐利亚州农业部第一次讲授中国草药知识,令布尔克初步接触到中医文化,深信“谋生要靠小东西”,并率先种植草药。

无独有偶,另有一位名为乌利希·波蒙(Ulrich Bomme)的农艺师也从农业部的讲座中得到了启迪。一段时期以来,常常有在德国开中医诊所的医师们抱怨从远东进口来的草药质量越来越差,而且还经常断货。波蒙不禁萌发了种植草药的念头。“既然没人在意这些原料的产地,为什么不在法兰克试种一下呢?”

中药铺子图像来源: dpa

波蒙在实验室里花了大约6年时间,发现“这一应用研究很具典型性”。16种实验物种被淘汰掉9种,剩下7种草药被准予播种。中法兰克地区有三位农民成为首批种植中草药的先驱者,结果一炮而红,一年以后,耕种面积被扩增三倍。

德国药店及诊所非常看好这些由德国本土出品的中草药。一旦放宽规定,就能减轻医药界对中国进口药材的依赖性,而且德国草药的有效成分更高,没有供货限制。

显而易见,德国草药同中国原产相比并不具备价格优势,在这一点上布尔克也很心知肚明,因此,他把全部精力投注到提高质量问题上。所谓种瓜得瓜,种“药”得“药”,如果收获来的草药没人要,那就只能自食苦药了。

10月份是收获的季节——这对于德国收割机只是小菜一碟。如果收成不错,还有更多的农户将要改种草药。也许不久之后,Gustenfelden会呈现出另一番情景:昔日的有害健康的烟叶被医治疾病的草药取而代之。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