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经济巨人、文化侏儒"

ARD2015年10月10日

中国是出口冠军。"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然而在文化和娱乐领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却仅扮演着微不足道的角色。原因出在哪呢?

Kinostarts - Kung Fu Panda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功夫熊猫》是近年来运用中国元素拍摄的最成功的电影。仅《功夫熊猫1》就创下了全球6.3亿美元的票房。影片中融入了中国武术、熊猫和东方建筑风格。但实际上《功夫熊猫》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好莱坞电影。中国批评人士称,这部获得票房大热的电影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即使是中国元素的电影也要经过国外电影人的加工,才能成为一部畅销电影。

上海市场研究院员李益民(音译)表示,多年来,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然而,2013年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仅占全球文化出口总量的1.5%。与之相比,美国的文化出口产品占市场总量的42%,日本为10%。这也表明,中国在文化出口领域的比例是如此虚弱。

与美剧相比,中国电视剧走向市场的份额太少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 / landov

很明显:中国在全球文化和娱乐产业如电影、电视、音乐、设计、出版业和舞台艺术领域仅仅扮演着微不足道的角色。

不过,从数量上看,中国提供的文化产品已足够多。每年,中国创作的电影达600多部,电视剧的产量之多也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无人能比的。2013年中国国产剧产出15000集,但却始终无法跨越国界。这也有经济上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如此之大,许多电影制作人、音乐制作人和作家不需要依靠国外市场。但主要原因还是产品的质量。比如电影。

上海人刘佩吉(音译)说,带有深刻和批判性质的电影无法通过中国的审查。在文化娱乐业工作的刘佩吉认为:一方面中国电影趋于商业化,肤浅化。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上文化领域受到太多"禁锢"。

中国电影往往看上去更像好莱坞电影的翻版,而且更糟。文化市场充实着大量"仿制品",原创和新作的数量寥寥。乐坛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北京则希望将中国文化出口到全世界,从而加强中国所谓的"软实力"。自2004年以来,中国在全球建立了近500所孔子学院。中国以长城、熊猫和5000年中华文化充斥着世界。中国文化评论家、学者朱大可说,中国在做无用功。

他认为,首先文化领域在政策制度上必须开放。言论自由十分必要。没有自由就不会有创造力。政府发起了大量国家文化项目,但都以失败告终。过去三十年的经验表明:封闭的思维无法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产品。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