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日关系春暖花开待何日

2007年12月4日

随着安倍晋三离职,福田康夫接任日本首相,中日关系似乎出现回暖迹象。中国军舰“深圳号”访问日本,中国政府高层也有互访的计划。在目前的情况下,中日关系是否能够平稳发展,其中还有什么阻碍因素?带着以上问题,德国之声记者石涛采访了德国柏林科学政治基金会的日本问题专家蒂滕博士。

福田康夫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蒂滕博士,一艘中国军舰最近访问了日本,您认为这一事件有怎样的政治意义?

蒂滕:中国海军深圳号军舰驶进日本海港是120多年来的第一次,该事件是目前中日关系现状的一个重要标志。很显然,中日双方政府,特别是日本新近上任的福田政府,都认为,互相合作比对立冲突要好。对于小泉和安倍时代两国关系中的困难之处,特别是在历史问题,能源政策方面,双方或多或少的找到了解决方案,或者在大致方向上达成一致。此外,众所周知,中日两国经济的互相依赖程度非常高,谁离开谁都不行。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决定政治的模式。

德国之声:您刚才提到了“经济决定政治”的中日关系发展模式,而政府首脑以及军舰的互访都是政治层面的事情。长期以来,许多观察家都认为中日关系是 “政治冷,经济热”“政府冷,民间热”,您认为这样的状况会在近期得到改变吗?

蒂滕:我想是的。中日最近进行多次重要的部长级对话,其中包括外长会晤。这标志着,中日对话的气氛已经大为改观。但是,我们必须对此采取谨慎的态度。在一片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不能忘记中日双边关系中依然存在两到三个非常重要的分歧,至今未能得到解决。第一当然是台湾问题,还有与此相关的美国因素,因为日本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如果中美关系出现问题的话,中日关系也会受到波及。而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政府无法施加影响。比如在中国军舰访日期间,原本日方计划展示最新装备的驱逐舰,但美国显然对此不满。日本为了不伤害与美国的关系,因此放弃了这一想法。另一个没有解决,而在未来可能影响重大的问题是东海油气田,虽然双方表示要协商共同开发,但在各自立场上依然相去甚远。由于存在这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继续观察,目前的良好气氛是否会持续下去,而对于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也必须有所估计。

德国之声:您提到了东海油气田,台湾问题等可能损害中日关系的因素,而从中国方面的角度看,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日本国内的极右翼势力。比如中国报道称,日本媒体对深圳舰访问的报道比较“低调”“小心谨慎”。中方认为,日本媒体这么做是为了避免与国内右翼分子发生冲突。您赞同这种猜测吗?

蒂滕:我认为这种分析有些言过其实。日本极右翼在国内政治层面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始终是人们讨论的一个问题。如果分析一下日本近些年来的政治决策过程以及国内的相关讨论,就很容易发现,所谓极右翼势力的政治影响力是可以大致忽略的。可能在一些八卦报纸或者有一定政治倾向的媒体中,这种言论还有市场。但如果谈到政治决策过程的话,极右翼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在每次选战中,获胜的因素都在于吸引右翼保守阵营选票的同时,避免过于接近极右翼的立场。而日本政治主流不是右翼民族主义,更不是极右翼势力。因此我认为,中国方面的分析稍显夸张了一点。

德国之声:最近在国际外交方面,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基本立足点的所谓“价值取向的外交政策”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多次强调这一点,而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经提出的亚洲“自由繁荣之弧”显然是价值取向外交政策的一个实例,您认为,福田康夫政府会继续执行这种政策吗?

蒂滕:福田康夫政府肯定不会再是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前首相安倍当时提出的“自由繁荣之弧”试图把该地区的民主国家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日本国内以及其他国家很快就意识到,这是针对中国的。日本对外政策始终是以价值为取向的,这意味着人权,民主,法制国家等因素在其中扮演重要因素。但我们也知道,日本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原则上而言都是非常实用主义的。在经历的安倍时代之后,福田政府试图把中日关系修复到正常双边关系的程度。在这一前提下,我很难想象,他还会冒险使用“自由繁荣之弧”这种充满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在日本国内的政治讨论中,这个词也已经不再出现了。如果福田政府能在政治层面与中国达成有益的妥协,从而使得中国所要求的双赢局面得以实现,那么所谓“自由繁荣之弧”也不可能再扮演任何角色了。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