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新动向
2010年4月14日"客观求实的精神又回到了脆弱的日中关系之中。几年前,用冰河期一词来描写两国关系可以说十分贴切,而现在双边关系在不断改善。过去,一方的任何言论总会被对方细细掂量、个别事件很快就被视为具有挑衅性质,而现在两国政府都努力回归正常,尽量不为民族情绪升腾提供空间。
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小泉纯一郎之后的三位日本首相都避免直接表态,而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则公开表示,他的政府成员不会参拜神社。
中国对待战争历史的态度也出现了松动,过去的态度曾导致了2005年的反日示威。二月份,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公布了第一份共同研究报告,双方各有两名历史学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多少人遇难以及日本如何对华开战的问题上,历史学家们看法很不一致。
日本评论家突出双方的这些和那些分歧,而中国国家控制的媒体只正面报道委员会的成果,尤其赞扬日本历史学家把入侵中国称为'侵略',把南京屠城称为'大屠杀'。看起来,好象中国政府要防止强调分歧,以免引发反日情绪。"
《法兰克福汇报》记者最后写道,"尽管最近双方在互相接近,但中日间的情绪冲动和利益对立依然存在",其中对一些岛屿的归属问题和历史问题很容易引起公众的激烈争论。但是两国政府都愿意"向前看":
"在中国,党长期以来煽动反日气氛,在民主的日本,保守势力继续否定日本战争罪责,许多事情都可能发生。目前,北京和东京都更愿意向前看。鸠山首相在努力组建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共同体,日本很想继续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扩大双边经济关系。北京也要面向未来,争取日本,北京领导人愿意看到日本新政府更多面向亚洲和中国,少一点面向美国。
所以,在目前这样的气候下,处决日本公民不能看作对日本的挑衅,而应看作北京最近一段时间来的诸多表示之一,也就是在司法问题上,中国不容许外国说三道四。"
摘译:王羊
责编:叶宣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