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彼此竞争又相互依赖
2011年12月14日
《世界报》12月13日的社论分析说,奥巴马将战略重点放在亚太地区,那里正发生"真正的经济和安全政治的结构性变革",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过,不掌握太平洋,就不可能领导世界。
"作为原因,一般都列举中国自1978年以来取得的令人惊讶的经济成就,但这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中国从共产主义的末日乌托邦转向民族主义的权力政治,就像欧洲从19世纪起就推行的:绝对的主权,不干涉内政,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在人权问题上也是如此。从主动的角度去看,这是传统上期待他人、特别是邻国无条件友好的纳贡政策。担心被包围,这是外交政策的病态特征。中国决心挫败反华联盟,尤其在原材料问题上实行不折不扣的扩张(典型例子:南中国海),优先扩充海军军备。照历史学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看来,这'符合维多利亚时代皇家海军的规章汇编'。万不得已时,还打算利用台湾作为后备冲突,以便将内部危机转移到外部。"
"历史性的角色转换"
社论认为,"美国和中国两个大国表现得特别神经过敏,华盛顿忧虑的是,如果要为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付出更大代价,就不可能在世界其它地方发生可以想见的危机时腾出手来;北京则担心,与美国进行军事竞赛,不得不将经济繁荣的和平红利投入没有价值的军备建设。然而,人们离现实的交战还相距甚远。中美两国在经济上以无可比拟的方式相互依赖。中国人需要美国的市场,而美国人需要中国的廉价消费品,需要中国购买其国债。没有美国的买主就没有中国的出口增长,没有中国的债主美国就不可能从金融危机中解脱。
"矛盾的是,一个不自由的大国和一个自由的大国如此明显的相互依靠,还从未有过。双方相互竞争,又彼此共生。制度性的问题是:谁能掌控危机?有关权力的问题则是:谁主宰太平洋?在美国的历史上,这种格局是崭新的,非同寻常。美国在进行一次地缘政治的,或许是影响世界历史的角色转换。"
"美国确认中国黑客"
《明镜周刊》12月13日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消息说,"中国没有网络部队,而只有20个黑客小组,大部分针对美国的网络攻击都是他们干的。大概其中12个小组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支持,其它6个与大学保持联系,另外2个是否具有军队身份还不清楚。"
报道说,对于美国指责北京支持黑客袭击美国,中国政府总是矢口否认。"可是对于美国当局来说似乎正是这样。如果报纸在报道中列举的定论符合事实的话,美国外交官就第一次掌握了理由和证据,可以对北京政府施加压力。
"迄今为止,在发生这类黑客攻击之后,美国情报部门一向只能指出,攻击是来自中国的IP地址。然而,是谁使用这个IP地址、为什么以及从何处发动攻击,并不清楚。而如果通过具体说明是谁、从何处、采用什么手段在网上攻击了美国的设施,美国就可以迫使中国抓住已经查明的作案者。"
编译:林泉
责编: 叶宣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