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利益冲突中寻求合作

冯海因2007年12月12日

欧盟与中国峰会两周前在北京召开。双方领导人就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盗版问题展开了磋商。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欧中峰会可以作为一次热身:本周三开始的为期两天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上,商讨的仍将是这些主题。

2006年的北京对话图像来源: AP

这是中美领导人第三次举行战略经济对话。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启动了这一对话机制。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和中国副总理吴仪的上一次对话是今年5月底在华盛顿举行的。华盛顿对话结束之际,吴仪这位中国最有权力的女性在新闻发布会上尽力对会谈结果做出积极的评价。

美国代表团团长保尔森也对会谈赞不绝口:“今天,我们在接下来将要进行的一系列步骤上取得了一致,尤其是金融、能源、环保以及航运领域。 对话今后还将举行 ,合作的精神也将继续下去。“

五月底华盛顿战略经济对话中所承诺的合作精神对本次对话来说极其必要。因为,中美经济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又出现了进一步的激化: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去年已超过2300亿美元,今年将继续上升。与此同时,美国正在全力摆脱次贷危机,并面临经济衰退的可能。而美国国内越来越将矛头指向中国。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中国玩具、食品以及药品由于存在安全隐患而被从市场上召回的事件,使中美经济关系进一步紧张。

而中国国内则面临为过热的经济降温的任务。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11年来的最高点。在政治层面上,中美双方也存在一些摩擦。中国尤其对两起事件不满。一是:布什总统在白宫接见了达赖喇嘛。二是:美国向台湾出售了价值10亿美元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对中国的不满在于:11月份,正值中国台海大规模军事演习之际,中国拒绝了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舰群在香港水域停靠的请求。

尽管如此,中美双方除了合作之外别无选择。在全球化的今天,两国的经济关系密不可分。而这两个经济大国的合作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北京举行的此次经济对话必须取得进展。如果对话成果不尽人意,那么,美国目前已经十分明显的保护主义呼声将更为强烈。在此背景下,美国谈判代表尽力为此次对话奠定一个积极的基调。美国财政部中国问题特使霍尔默不久前试图釜底抽薪,反驳那些批评中国的声音:“我们仔细看看美中贸易逆差:许多人都说写着‘中国制造’的产品是原因所在。其实,更准确地说,这些产品应该被称为中国组装的产品。中国是重要的产品组装基地,而产品的元件部分来自日本,其余的大部分恰恰产自美国。”

11月,霍尔默在北京敲定了本次“战略经济对话”的议程。议程内容也几乎一成不变: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人民币汇率过低、能源、环保以及产品安全方面的合作。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