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直播

互控越界 中印最新邊界衝突吵什麼?

14.12.2022

時隔兩年,印度及中國軍隊9日又爆發邊境衝突,雙方皆有士兵受傷。兩方人馬為何擦槍走火?中印官方接連提出聲明互指矛頭,抨擊是對方士兵先有意跨越邊界,才導致衝突一觸即發。

(德國之聲中文網)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週二(12月13日)告訴其國家議會,中印9日的邊界衝突起因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侵占『實際控制線』(LAC)」。所謂「實際控制線」,指的是中印兩國之間未劃定的事實邊界

對於此一說法,中國軍方13日發聲反駁。其西部戰區司令部發言人龍紹華大校發表正式聲明稱,中國軍隊只是在該地區進行「例行巡邏」,卻「遭到印軍非法越線攔阻」,要求印度軍方「嚴格管控一線部隊,與中方一道共同維護邊境和平與安寧」。

法新社報導,印度軍方的消息人士指, 由於中印對該地區的存在「不同看法」,雙方軍隊都同意在其事實邊界線以下進行巡邏,「這是自2006年以來的趨勢」。然而,中國士兵接近該邊界的舉動「受到了......(印度)軍隊堅定而強烈的質疑」。

01:22 分钟。
在线报导 | 18.06.2020

中印衝突掀反華示威

根據《印度教徒報》報導,當時有多達600名中國士兵試圖越境,而後遭印度軍隊擊退。印度軍方11日透露,至少有6名印度士兵受傷,且「雙方都有一些人員受到輕傷」。法新社援引印度媒體的匿名消息來源指出,中國軍隊的受傷人數疑似更多。

塔旺地區一名印度指揮官表示,衝突之後,「雙方軍隊已立即脫離了該地區。」並已與中國該地區的負責指揮官會晤,「按照結構化機制討論這一問題,以恢復和平與安寧。」

一位印度前高級官員告訴《印度教徒報》,中國日益咄咄逼人的態度,是低估了印度的回擊意願;這次衝突凸顯了中印邊境地區「戰略誤判」的風險越來越大。

前外交秘書和印度前駐華大使顧凱傑(Vijay Gokhale)在一篇中印政策的論文中寫道:「中國的假設是:『由於印度傾向規避風險,因此不會對LAC周圍發生的爭議立即做出反應。』但這種假設可能不再有效。」

中印邊境衝突

這起衝突發生的確切位置,是位於印度東端、與中國接壤的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 state)塔旺地區(Tawang)。中國聲稱擁有該地區的全部主權,並稱該地區為南藏。

自1962年中印發生大規模的邊境戰爭以來,這兩個亞洲巨頭長期以來都遵守協議,以避免雙方軍隊在「實際控制線」上動武。

但這項協議在2020年6月破局。當時印度和中國軍隊在加爾萬山谷爆發激烈的邊境衝突,雙方士兵皆未持武器,演變成一場徒手肉搏戰。最終有20名印度士兵死亡,而中國的傷亡人數不詳,但據稱至少有4人死亡。

該事件導致中印關係急遽下降。今年9月,雙方同意從喜馬拉雅山脈邊界的爭議地區離開、避免接觸。12月9日爆發的最新衝突,成為了自2020年6月中印兩國發生致命衝突以來第一起類似爭議事件。

近年來,印度在戰略上不斷向西方靠攏,加深與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的安全合作。他們聯合組成四國聯盟,以抵禦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此外,印度還開始一項價值1300億美元的武裝部隊現代化建設,包括從美國訂購攻擊型直升機和從俄羅斯訂購導彈防禦系統,以加強其國防戰力。

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中印2000公里边境, 12万平方公里纠纷

中印边界总长近2000公里,另外还有1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存在领土纠纷。有领土纠纷的边界涉及西段(600公里)、中段(450公里)和东段(650公里)3个部分。2020年5月,中印在锡金北部发生冲突(中段);6月16日,中印在拉达克的巴勒万河谷(西段)发生士兵肢体冲突,造成数十人伤亡,至少印方称有20名士兵死亡。

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麦克马洪线

马克马洪线(McMahon Line,东段线)是一条英国探险家测量印度时画下的一条英属印度同西藏之间的边界。1914年,英国外交官麦克马洪召集中、印、藏三方会议,由于中华民国不同意分割西藏的麦克马洪线、藏方未能得到事先秘议的独立转而也放弃承认麦克马红线,结果中藏均没有签署《西姆拉条约》。印度和缅甸则认为麦克马洪线是历史疆界。时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但把它看作是实际控制线。1962年中印之战中,中国军队虽然一度占领了该地重镇达旺,但后来撤回到实际控制线以北。

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藏南(印度:阿鲁纳恰尔邦)

藏南在印度被称为“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东段线),面积约为6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它的西面是不丹,东面是缅甸,向南是印度,北边是中国的西藏。中国称该地为藏南,属于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划。不过,按照“麦克马洪线”的划分,该地属于印度,印度也实际控制该地,只是藏方以及中华民国当年均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续这一路线。1948年,刚刚独立的印度开始派兵进入这个地区,1960年,印度完全占领了麦线以南部分,中国控制麦线以北。1972年,印度在该地成立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7年,该区改为“阿鲁纳恰尔邦”。

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锡金问题

英国于1887年强占锡金国,次年出兵西藏。1950年,独立之后的印度称为锡金的保护国,1975年正式将其纳为“锡金邦”。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中国后,北京承认新德里对锡金的主权,同时印度亦承认中国对西藏主权。2005年之后中国出版的地图上已不再将锡金标注成主权国家。

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1962年中印之战: 印度总理尼赫鲁大败

1960年4月,中印两国政府为寻求解决领土争端,由中国总理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新德里会谈,但未取得共识。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当年10月20日从边境的东西两处同时发起进攻时,兵力是印度军队的5至10倍。中国军队当时一直深入到印度今天的阿鲁纳恰尔邦省和喜马拉雅地区。整个战争延续了一个月,总共造成2000人丧生。1962年11月20日,中国单方宣布停火,并撤至麦克马洪线后20公里处。战争之后中印关系因边界冲突走入低谷。

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中印关系改善,甘地总理开启总理互访

1988年12月19日至23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与邓小平会晤。这是34年来印度总理首次访问中国。这次访问被看作是中印关系经过多年的紧张期之后开始转暖的标志。1993年,印度总理拉奥( Narasimha Rao)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这次访问标志着中印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印双方共签署了5个有关和平解决边境冲突的协定。

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特别代表会晤机制,习莫频繁会晤

自2003年中印建立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以来,双方已举行22轮特代会晤。印方的特别代表是国家安全顾问,中方最高代表则多为外交部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之间的互动相当频繁。

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2017年中印洞朗地区对峙

占地约100平方公里的洞朗(Doklam)是中国和不丹之间存有争议的地区,印度也从未对该地宣示过主权。2017年6月,印度以“接到不丹政府的求助”、“支持不丹主权”为由,派兵越过中印边界,阻止中国在那里修筑公路,形成同中国军队长达71天的对峙。不丹是中国14个邻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其国家的外交权和防务权掌握在印度手中。2014年莫迪以总理身份第一个访问的国家便是不丹。

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2020年中印冲突又起

5月5日,在位于拉达克地区的海拔四千多米的班公错湖(Pangong Tso lake,西段),中国和印度军方人员相互投掷石块、木棒、铁棍等,双方都有人员受伤。5月9日,印度锡金邦那图拉山口(中段),中印军人相互投石并发生肢体冲突,有数十人受伤。 6月16日,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西段)的中印士兵冲突中,有3名印度士兵在与解放军的冲突中死亡。当天稍晚时,印度军方宣布印度士兵的死亡人数提升至20人。

1
| 9

(路透社、法新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