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人和动物区别何在?(系列之一)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2007年3月3日

从进化角度而言,人类和大猩猩、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拥有共同的祖先,因此,研究灵长类动物的习性就是对人类进化发展历程的研究。德国之声分几次综合报道全球灵长类动物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在第一集里,向您介绍被认为是人类独具的一些特性,灵长类动物是否也具备。

它跟人是同类吗?图像来源: dpa

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当珍·古道尔(Jane Goodall)1960年开始对坦桑尼亚冈比国家公园的野生黑猩猩进行耐心的长期观察之前,人们还普遍认为是否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分界岭。后来,古道尔轰动性地发现黑猩猩会用细树枝掏蚂蚁吃,从而推翻了这一判断标准。随后,科学家们又观察发现了一系列人类和猴类、和类人猿类共有的特性和技能。

这是生活在非洲维多利亚湖中的恩加姆巴岛(Ngamba island)上的黑猩猩发出的声响。此时正值午饭时间。这个岛面积大约40公顷,差不多全部被40来只蛮横的黑猩猩所占据。

恩加姆巴岛可以说是一座动物避难场所,它专门收留从非法宠物贩子手中解救出来的黑猩猩孤儿。非洲大陆有14个这样的避难所,恩加姆巴岛是其中之一,岛上的丛林向那些灵长类动物提供了类似野生生活的条件。

这样的“准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现在也越来越吸引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前来进行实地研究。率先实践这一新方法的先驱者之一是德国莱比锡马普协会人类进化学研究所的灵长类动物学家黑尔(Brian Hare)。他介绍道,实地试验的结果表明,生活在准野生条件下的黑猩猩,它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生活在水泥堆砌的动物园里的同类要好。

黑尔介绍说:“欧洲的动物园,比如说像马普研究所和莱比锡动物园合作开设的沃尔夫冈·克勒研究中心都非常出色,饲养灵长类动物非常成功,但那里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动物数量非常少。即如你想做前沿性研究,想仔细了解不同性别在行为上的差别,了解雄性和雌性黑猩猩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有哪些不同的话,动物园就不够用了。我们在莱比锡只有5只成年的雌性黑猩猩,大概3到4只雄性的。这个基数太小,用它来研究性别差异是不可靠的。”

迄今为止,黑尔已经在恩加姆巴岛和洛拉·亚(Lolaya)倭黑猩猩保护区进行过研究.后者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的郊外,是世界上唯一的倭黑猩猩避难所。由于政局动荡不安,倭黑猩猩研究几乎中断了十几年。现在,条件终于稳定多了,科学家们正在加紧研究,因为在灵长类动物中,倭黑猩猩的基因和人类的最接近。而且,它们的行为也和人们比较熟悉的黑猩猩完全不同。简而言之就是,假如在集体中出现紧张情况,黑猩猩是格斗,倭黑猩猩是做爱。因此,要想更好地了解人类,就有必要对两种猩猩都进行观察研究。

黑尔最近研究的是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合作能力。他向记者描述他们的试验设计说: “我们在一个房子外面,在和房子相隔一段距离的地方放了一块3米长的木板,木板上放了两盘满满的香蕉。木板两头各钉了一个金属环,每个金属环上都套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连到房子里。摆好以后,再让试验对象,黑猩猩也好,或者是倭黑猩猩也好,进到房子里。当它们看到摆在房子外面的香蕉时当然想吃,但是伸手却够不着,必须得拉绳子才行。但由于两根绳子相隔较远,所以必须由两只动物一起合作同时拉,才可以把木板拉到房子这边,吃到香蕉。但假如只拉一根绳子,比如说一只动物单枪匹马自己干的话,绳子就会脱落,那就什么都吃不到。”

过了一阵以后,科学家们可以说还加大了赌注,只摆出一盘香蕉,看动物怎么反应。结果表明,在黑猩猩和性情远为乐观的倭黑猩猩之间存在着非常有意思的行为区别。黑尔介绍说: “假如你把所有香蕉放在木板中央,按照上面介绍的那样摆在黑猩猩面前的话,没有一只黑猩猩解决了问题,因为它们都忙于勾心斗角,生怕其它黑猩猩拿到香蕉,担心香蕉会被另外一只独霸,所以它们无法合作,不会共同解决问题。每一只黑猩猩都不可避免地拒绝合作,因为它心里清楚它的同伴会试图偷走所有的香蕉。倭黑猩猩的行为却恰恰相反,它们非常高兴大家都可以吃到香蕉。它们一进来,看到‘供台’上的美食,很快就会齐心合力、大功告成。”

在这项试验中,倭黑猩猩还表现出评估同伴技能的能力,并会从中吸取教训,下一次在两个伙伴中间挑选技能更好的那一个合作。黑尔的女同事梅利斯(Alicia Melis)解释说,一轮试验完成后,倭黑猩猩在下一轮试验中会根据以前的经验挑选合作对象。她介绍说:

“试验中,有一个合作伙伴表现出它的技能很好,可以说是心灵手巧,另一个呢也不错,也成功了,但是却有些靠不住。它一进来就先乱跑一气,把绳子扯出来,搞得个乱七八糟。第二天我们重复试验的时候发现,倭黑猩猩更愿意选择技能好的那一个合作。显然,它们记住了这个伙伴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

当黑尔他们在恩加姆巴岛上开始这项试验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灵长类动物具备一些合作能力。而当另一位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西尔克(Joan Silk)决定研究另一个看来只属于人类的特性时,她所可以借鉴的已有认识却要少得多。她介绍说: “人类真的可以是无私、利他的。人们会为海啸受害者捐很多的钱、会选举他人、会捡起地上乱丢的东西、会献血等等。我们关心的问题是,这种特性是从哪儿来的?是从我们的灵长类祖先那里传下来的呢?还是是我们现代人才有的特性?这种特性,其它灵长类动物也有吗?还是是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分道扬镳以后,才慢慢进化形成、并不断得到发展的?”

西尔克和她率领的研究小组一起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试验装置,他们称其为“慈善机器”。这项试验并不需要黑猩猩拥有太多的利他主义。试验装置上安了两个杆子。拉其中的一个杆子,机器就会吐出两个香蕉:黑猩猩自己得到一个,站在旁边的同伴也可以得到一个。但假如它拉另一个杆子,机器就只会吐出一个香蕉:只给黑猩猩自己,它的同伴就会两手空空。那么,黑猩猩到底具备多少利他主义呢?西尔克介绍说: “基本回答是:看不出什么区别。两根杆子拉的次数一样多,而且,和机器前面有没有其它同伴无关,有也好,没有也好,次数都是对半。在这项试验中,黑猩猩没有显示出他们更倾向于有利同伴的做法。”

从严谨的学术研究角度而言,要想做出可靠的结论,单凭一项试验的结果是不够的,因此,西尔克她们现在又在忙于设计新的试验。无论如何,就目前的结果来看,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在灵长类王国没有像特蕾莎修女这样的无私奉献的圣者。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