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从中国转销印度:德国住房储蓄走向全球化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7月28日

每当李先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天津市许多家庭的电视机前就会出现“全家福”情景。一家老少全神贯注,听着李先生的介绍。原来,这位李先生讲解的是一种全新的东西,一种叫做住房储蓄的东西。广告片每次都在来自施威比豪尔银行的李先生的大笑声中结束。德国这一拥有良好传统的住房储蓄形式正进入全球化。

欧元纸币上的住房储蓄象征图像来源: BilderBox

中国成为它的起点。由德国住房储蓄银行业老大施豪银行和中国天津建设银行合资组成的中国首家住房储蓄银行今年2月正式启动。天津各家咨询站内顾客盈门。施豪银行行长埃尔德兰德对德新社称,年内将可签署25000份合同。

世界其它地区对德国住房储蓄兴趣也日渐高涨。另一家德国著名的住房储蓄银行BHW总裁瓦格纳两年前在印度成功地从事过建筑项目融资。现在,他也计划在那个巨大的国度里引入住房储蓄项目。BHW估计,印度国内对住房的需求量将达到2300万个单位。

至于通过住房储蓄得到个人房产的方式是否“酷”的问题,原东欧国家多年前就作出了明确的答复。东欧市场刚一开放,施豪、BHW和Wüstenrot等住房储蓄银行在捷克、斯洛伐克或匈牙利等国均受到热烈欢迎。若干联邦州银行也在欧洲其它国家大展拳脚。在捷克,住房储蓄已成为一项全民运动。1000万总人口中,已有50%签订住房储蓄合同。数天前,施豪银行在罗马尼亚的首家分行正式挂牌营业。

施豪银行行长埃尔德兰德认为,德国住房储蓄之所以引起外国人的青睐,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人们相信西方邻国的积极经验,另一方面,东欧邻国政府极愿学习住房储蓄大国德国在该领域所拥有的知识。其中包括对解释住房储蓄法的咨询。此外,东欧市场的开放也是因为其它欧洲地区市场处于关闭状态。向西欧地区出售德国住房储蓄产品的前景目前相当黯淡。埃尔德兰德指出,西欧国家的融资习惯历史形成,那里的市场结构也因此凝固,不易改变。

2003年,德国施豪银行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得到120万份住房储蓄合同,几乎可与当年在德国签署的合同数量相匹敌。目前,施豪在国外签署的住房储蓄合同总量达到400万份,储蓄金额227亿欧元。而这个数量还将增长。外国合同在该银行经营总量中的比例将达到10-20%。

在李先生继续他成功的电视广告宣传的同时,施豪银行正计划进一步扩展其在中国的业务。行长埃尔德兰德称,要是一切顺利,我们将进军另一个省份。也许,李先生在下次的广告里可以指出,被称为典型的德国式的这个住房储蓄方式其实在中国早已有之,那是在公元前200年的汉代。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