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从德国工业界迫默克尔向中国低头说起

平心2007年11月27日

默克尔总理会晤达赖喇嘛,直到近日中国连续取消两个部长级会晤,德中关系进入冬天以来,德国经济界基本保持沉默。现在,这个沉默被打破了,德国工业界的总协会主席要找默克尔总理面谈改善与中国关系的问题,银行界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此事恰发生在法国总统访华受到超热烈宣传欢迎的时间段里。两者间有关系吗?德中经济关系真会受影响吗?德中关系何时能改善?德国之声记者综述分析如下。

默克尔在中国演讲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德国工业界迫默克尔向中国低头

周二,德、法、英三大通讯社都引述了德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报导。这篇报导的标题叫“工业界迫默克尔向中国人磕头”。

德国联邦工业协会BDI(各领域工业协会的最高组织)主席图曼(Thumann)对该报说:“在这几周的不愉快之后,我们需要有一个建设性的对话。我相信,联邦政府会坚持以伙伴关系和互相尊敬为基础的中国政策的。”

周日,德国工业界代表们跟社民党领导层开了个会。与会者说,图曼在会上说,现在已经到了必须立即结束外交不愉快的时候了,以避免经济受到损害。联邦工业协会的领导人们打算在星期一晚上在与默克尔总理会晤时提出他们改善与中国关系、进行对话的要求。

德国金融时报还不提名地引用“一家德国大银行的高级代表”的话说:“当然存在着人权话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有着明确的经济利益。必须当心不要让门把脚压着了。”

但是,贸易界的代表却对默克尔表示支持。德国批发外贸联邦协会主席博尔纳(Anton Boerner)说:“面对中国不能神经紧张,而必须显示坚决性。我们没有理由对中国磕头。”他还说,德中经济关系是长期性的,稳固的,不会承受不了“短期的政治不愉快。”

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德国工业界、金融界、贸易界的表态,与近日德中之间、法中之间的关系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工业界和贸易界态度是否有不同,为什么不一样;二是,法国总统的中国之行是否对德国经济有不利影响;三是,德中经济关系是否会受到大影响;四是,德中关系变冷,从德国方面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五是,德中关系的冷状态会持续多久。

结合各媒体的有关报导,德国之声记者试作以下综述分析。

工业界和贸易界的态度有否不同,为何不同

工业界不反应则已,一反应就是实质性的。德国联邦工业协会首脑们不是表个态而已,而是要跟默克尔就此面谈。可见德国工业界对此事看得不是一般的重,而是要立即看到实质性的进展的。德国联邦工业协会之所以会如此作出如此严重反应,估计它也是受到工业界的强大压力的,包括各所属协会和大企业。

上海的贝塔斯曼书友会图像来源: DW/ Qi Li

贸易首脑的那番话,自然可能有个人色彩,但也可以想象:如果德国贸易企业给了大压力,他就不会这样说。可是,德国贸易界看上去历来跟中国关系特别好,凡是欧盟有国家提出对中国反倾销提案的,德国贸易界是反对的多。要说跟中国千丝万缕的经济关系,德国工业界有,德国贸易界不也一样有吗?

也许这里有个厉害关系不同的问题。工业界要考虑中国的大项目,招标别受影响,在中国的那么多投资别受牵连,有求于中国的因素多。贸易界主要是从中国进口,是被求的因素多。但换个角度,反应可能又不一样了:工业界可能在有些方面会要求欧盟对中国反倾销(比如最近的钢材),而贸易界则可能反对欧盟在一些方面对中国反倾销。

萨科奇的中国之行对德国经济利益有否影响,影响多大

这次法国总统访问中国正值德中关系急剧冷却之际。萨克奇在行前就说了,要利用这个机会。而中国也大做文章。连日来,中国的有关报导调子非常高,非常热,甚至有超过当年科尔、施罗德访问中国时的调子的样子。中国媒体反复地说,萨克奇上台才6个月就出访中国,为时3天,而他到俄罗斯和美国都是当天往返;所有中国媒体都大谈中法企业签署了200亿欧元的合同。中新社的一篇报导甚至算了一笔帐:萨科奇在中国待了60多个小时,按200亿欧元计,“在华期间,每小时‘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超过三亿欧元。”

可是,此间媒体对这件事并不那么看重。德新社驻北京记者在他的报导中说,中国让法国建两个核电厂,绝不是因为跟德国关系不好了,做给德国看才买的。在此之前,美国公司Westinghouse还刚跟中国签署了建四个核电厂的合同呢。这位记者还写道,购买160架空客飞机,高兴的不光是萨科奇,默克尔也会一起高兴的,因为空中客车也有德国的份。

其实,德法之间很多方面是捆在一起,很难分开的。空客正是一个好例子。当然了,默克尔访问中国时没有签这个合同,而是由萨科奇去北京时让他签,这在政治上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默克尔虽然从实质上没有“吃什么亏”,但面子上是丢了一些的。但也就是面子而已。

当然,并不是所有经济利益在德法之间都是共享的。比如,如果中国把一个高速铁路大项目不是给德国,而是给法国,那就不一样了。但是,现在中国一是不太可能把好大一个项目只给一家,喜欢把包拆开了给,而且显然每个分项目也要考虑技术因素、价格因素等许多方面,而不会为了(不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经济和发展利益。

德中经济关系是否会受到大影响

德国媒体对这一点其实都不太担心。其实西方国家的媒体也是这样看的。也就是说,类似于德国批发外贸协会主席的看法:经济关系是长期的稳固的,不会受短期因素的过大影响。瑞士巴塞尔日报的一篇评论说,中国最近还不是把一个大项目刚给了西门子吗?大众汽车在中国不是也发展得很好吗?

今天的德中之间,西方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确实已是千丝万缕,不可分割。总体上看,不存在谁有求于谁的问题,或者说,双方都有求于对方。德国和中国自然都希望保持良好的经济关系,这牵涉到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利益,也牵涉到中国企业在德国和欧洲的投资,对欧洲的出口。一般情况下,谁都不会动作过大。

当然了,从短期看,中国对德国采取一定的、象征性大于实质性的措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如果法国跟中国关系也紧张了,中国自然可以少买空客,多买波音,或反之。还有,在中国十七大期间,西门子克虏伯磁悬浮集团公司就“谨慎地”估计,十七大后中国可能会就磁悬浮作出决定。但十七大已经过去不少时间了,仍然没有动静,近日更有一种说法,也为德国媒体所报导:中国考虑采取在上海采取低速(100公里时速)的磁悬浮方案。于是人们说:同济大学本来就在试验中国自己开发的低速磁悬浮。这件事情的悬而不决,甚至“改弦易辙”,可能跟德中关系紧张会有关系,但也不一定。中国决定在上海建什么磁悬浮,是否续建磁悬浮,归根结底还是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考虑,而不会(完全)是由于德中政治关系。

德中关系变冷究竟是什么原因

德中关系大冷却,直接导因是默克尔会晤了达赖喇嘛,而且是在总理府,而且在3个月前访问中国时一字未提。北京的恼火,还并非仅仅是由于默克尔会晤达赖喇嘛,还由于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最近搞了一个主张改变对中国政策的所谓“中国文件”(Chinapapier)。但实际上德中关系变冷并不是从达赖喇嘛和“中国文件”才开始的。可以说,从默克尔上台以后就开始了,只不过最近进一步恶化了。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之一:人的因素,或曰国家主持人的因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方面以往的总观念是,西方国家无论谁在台上,政策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决定政策的是国家的利益。这个观念从总体上说并不算错。但是,国际政治上许多因素表明,一个国家的主持者还是对一些政策(至少表面上)是有重大影响的。以往中国研究界还有一种观念:西方偏右的党更重视经济利益,偏左的党更重视意识形态,比如人权。这些年的许多现象偏偏证明这一点也不(完全)正确。当年施罗德上台后首次访问中国,一些德国大企业的人说,他们对施罗德去中国不感兴趣,因为社民党不代表他们企业界的利益。后来,施罗德倒跟科尔一样的,被看成相当亲华的了,德国企业对他的看法也变了。现在,提出改变对中国政策的偏偏不是被认为重意识形态的社民党,而是被认为更重经济利益的联盟党。还有,法国大选中萨克奇的主要对手罗亚尔女士,在竞选时就说当选后要对北京施加政治压力,还要抵制北京奥运会,显然比默克尔更“意识形态化”。而她跟默克尔恰不是一个党派的。而萨克奇却跟默克尔“同党”。另有一点有意思的,在默克尔之前,所有德国总理都是男性的,但无论是哪个党的,这些男性总理(施密特,科尔,施罗德)都被视为相当亲华的。那么,是否有女性和男性执政的不同因素呢?是否因为女性更重视外观美呢?这当然是姑妄说之,但这个现象(也许是偶然的)至少是有点意思的。

常态的证明:上海的德国餐馆图像来源: DW/ Qi Li

原因之二:经济关系常态化。退一步说,如果当总理的不是默克尔,而是施托伊贝尔或者施泰因迈尔,德国跟中国的关系就会跟施罗德时期一样,甚至更好吗?不见得。这里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德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几年前,十几年前,中国是一个西方世界经济界开拓的对象,而中国积极拉来自全世界的投资,虚心向西方学习方方面面的经验,尤其是经济方面的。现在呢?对境外来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正在取消,中国企业开始向境外投资,且规模将越来越大。可以说,从多多拿来的阶段转入了来往均衡的、相对平等的阶段了,换句话说,中国跟西方,包括跟德国的经济关系已经常态化了。这种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给政治关系带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简单地举个例子:现在德国企业到中国去投资的势头不减,但不用政治界再化大力气托一把了,就跟到美国、日本去投资没有什么区别了。

原因之三:中国的地位变了,地位之间的关系变了。经过最近十几年此不长彼大长的发展,中国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人均收入上还落后西方国家很多,但在总体实力上已经至少是平等的了。巨量的税收,最大的外汇储备,这些都让人觉得,现在已经不是中国需要帮助,而是它可以解决自己国内的经济问题,也有余力来帮助其他人的时候了。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将超出德国,最迟明年还将夺走德国的世界出口冠军地位。在军事上,尖端科学方面,中国能把卫星打下来了,探月卫星也上了轨道了。这么一个地位变化,也在西方广大民众心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不管什么人怎么说,观点可以有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看法:中国现在是伙伴兼对手,或者不是伙伴就是对手了。这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策自然是有深刻影响的。简单说:以前科尔、施罗德等人亲中国,会被一些人看成同情与帮助弱者,帮助第三世界,在意识形态方面忽略一些,媒体和公众也没有太多看法;但现在的默克尔如果跟以前的施罗德一样亲中国,是否会被看成拍马屁呢?反倒是强硬一些,更重视人权等意识形态问题,更符合民意呢?可能的。这甚至也许是根本性的原因。

德中关系的冷状态会持续多久

德国媒体一种看法是,德中之间短期内不可能热起来了。但是谁也不认为德中之间会冷得过分。

德中之间冷得过分是不太可能的,那对双方都是硬伤。中国这次对德国采取一系列“冷冻措施”,其实已经赢了分了。最明显的例子一是萨克齐拒绝接见达赖,二是教皇取消了与达赖的会晤。这实际上应该是中国对德国冷的直接目的所在。许多德国媒体的分析都说,中国就是怕世界各国学德国和加拿大的样子。进一步采取对德国的冷措施,其实已经没有必要。

但德中之间重新热起来,也是不太可能的。默克尔不可能在意识形态方面180度大转弯。而中国也不会认为需要跟德国过于套近乎。反正生意归生意做。中国对德国可能会采取一种不冷不热的态度,这种态度可能会至少持续到德国下次大选。

但是,话说回来了,由于经济关系常态化和中国地位变化这上述两大原因,即使下次德国大选会有什么大变化(目前看来不象会有多大变化),德中之间的关系也不太可能恢复到施罗德、科尔那个程度了。其实,整个西方世界与中国的关系都会是这样的:不会太冷,不会太热,经常会有磨擦,磨擦还会越来越多。今年以来,中国“有毒商品”的遭遇、“中国黑客”的热炒,已经显示了今后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一种可能会成为常态的东西。除非中国在政治上,人权上,意识形态上有较大的变化,从而逐步走到相当于美欧关系那样的全面伙伴关系的地步。但这在短期内也是没有迹象的。

至于周一图曼等人跟默克尔谈了什么,并没有透露出来。但可以预料,默克尔会表示,她会努力改善跟中国关系的。这个态她已表过。至于德国方面会采取什么措施,倒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问题。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