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谈判埃及登场 以色列据报再轰加沙
2025年10月6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以哈战争两週年前夕,以色列、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以及美国的谈判代表,週一(10月6日)将在埃及红海的滨海城市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20点和平计画”进行谈判。
各方预计针对人质交换囚犯、占领军撤离、停火机制等关键问题磋商,并以“间接谈判”的方式进行。中国官媒新华社引述消息人士报道,作为东道主的斡旋方埃及,将先与哈马斯代表团会谈,再与以色列代表团会谈,之后将两边会谈结果提交给美国特使。
特朗普派出了两名代表前往埃及,包含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维特科夫(Steven Charles Witkoff)和他的女婿库什纳(Jared Kushner);以色列由战略事务部长德默尔(Ron Dermer)率团前往;哈马斯则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Khalil Al-Hayya)率领代表团。
上个月,以色列曾试图在卡塔尔暗杀哈亚。哈亚侥幸逃过一劫,但他的儿子与多名在场人士在空袭中死亡。
哈马斯被以色列、美国和德国等国列为恐怖组织。哈玛斯据信仍在加沙地帶扣押48名人质,其中20名仍活著。
哈马斯一名高级官员向法新社表示,该组织“非常渴望达成协议、结束战争,并根据实地情况立即启动战俘交换程序”。
以色列军方参谋总长扎米尔(Eyal Zamir)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没有停火,但作战情势已经改变,政治层级正将军事行动所取得的成果转化为政治成果”,但“如果政治努力失败,我们将重启战斗。”
以色列持续空袭加沙
埃及谈判登场前夕,以色列据报仍持续对加沙发动攻击。
法新社引述加沙民防机构的说法报道,以色列週日(10月5日)的袭击在巴勒斯坦土地造成至少20人死亡;路透社则引述当地卫生当局的说法报道,以色列战机与坦克週日持续轰炸加沙各地,造成至少19人死亡。
住在加沙中部、被迫离家的巴勒斯坦人艾哈迈德・阿萨德(Ahmed Assad)向路透社表示,当他听到特朗普的和平计画时,他一度燃起希望,但现实世界里头,情况毫无改变。
“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变化;相反地,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做?要继续留在街上吗?还是该离开?”他问道。
特朗普:第一阶段谈判应于本週完成
特朗普週日(5日)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乐观地发文表示,目前各方释放俘虏和结束战争进行了非常积极的讨论、进展迅速。他称:“我被告知,第一阶段(谈判)应该在本週完成,我要求大家迅速行动。”
特朗普并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如果哈马斯拒绝根据美国提出的和平计划,放弃对加沙的控制,该组织将面臨“彻底毁灭”。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则向媒体表示,盡管以哈双方都部分同意特朗普的和平计画,但战争仍未结束,“仍有一些工作要做”。
卢比奥(Marco Rubio)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News)节目《面对全国》(Face the Nation)中表示:“我想以色列人和所有人都明白,在空袭进行的同时不可能释放人质,因此空袭必须停止。”
他也指出,组建加沙政府将面臨困难,因为“不可能在三天内就建立出一个不由哈玛斯(现任加沙统治者)主导的治理结构。”
根据特朗普的计画,未来将成立一个过渡机构来管理加沙,原哈马斯成员可以选择留下并承诺遵守新方案,或获准安全前往其他未具名国家。
白宫表示,这个技术官僚性质的治理委员会,将由特朗普领导并担任主席的国际过渡委员会进行监督。
德国总理敦促达成协议
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表示,他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进行了交谈,并对以色列支持特朗普的加沙计划表示欢迎。他在X发文表示:“以色列宣布从加沙撤军是朝著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週日在与卡塔尔官员会晤后,也对加沙停火及释放人质的前景表示乐观。
瓦德富尔预计週一前往以色列,他表示德国已准备好在促成停火上尽一份力,并强调柏林与多方谈判当事者都保持畅通的沟通管道。
他指出,虽然许多细节仍待解决,但目前有现实的机会让哈马斯所挟持的人质获释、达成停火协议,并恢复对加沙巴勒斯坦人的人道援助。
在被问及德国准备扮演什么角色时,瓦德富尔表示,柏林已提出协助重建的意愿,并愿意参与特朗普提出的所谓“和平委员会”。不过他也补充说,德国不会强求加入,但若双方希望,德国非常愿意贡献力量。
内塔尼亚胡日前强烈批评欧洲国家在加沙战争的立场,并指责欧洲在和平协议进程中缺席。他称,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15个国家决定承认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这是“对伊斯兰主义者的终极奖励”。
(路透社、法新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