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争议的"沙漠之狐"
2012年11月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1944年7月9日,法国北部,冯·霍法克尔上校(Caesar von Hofacker)和埃尔温·隆美尔将军两人正站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交谈。冯·霍法克尔等人计划在同年7月20日行刺希特勒,他正在劝说隆美尔加入他们。霍法克尔说:"您会为德国效力吗?" 隆美尔说:"我已经在为德国效力了。" 霍法克尔更明确的说道:"为另外一个德国,在另外一个政府领导下的德国。"这个电影片断里,导演设计的场景,特意让观众无法听到隆美尔的回答。
这一部电影涉及的题材是德国最著名的将军隆美尔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团,即,他知道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计划中的什么内容?在这场由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Claus von Stauffenberg)等人策划的刺杀事件中,隆美尔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是历史学家们多年来研究的课题。直到今天,这位绰号"沙漠之狐"的将军还是许多德国人崇拜的偶像。在本周四(11月1日)晚间德国电视一台播放的这部电影创了当晚的收视纪录。共有约640万德国人观看了这部讲述隆美尔生前最后一个月的电影。而今争议再起:一些媒体把这部电影称为"制作精美的纪录片",而一些人对过于渲染这位将军的感性情绪表示反感。在社交网站脸书上的影评也褒贬不一,既有"给纳粹做宣传"这样的评价,也有"这是一部优秀电影"的回复。
事实到底如何?在这部电影里,对希特勒持怀疑态度的隆美尔将军是否还原了真实的他?波茨坦军事历史研究所的福格尔(Thomas Vogel)对此表示肯定,他说:"是的,这部影片可能展示了他某个层面。不过人们也可以把他诠释成一个负面人物。因为毕竟他跟随希特勒很多年。"福格尔补充说,所以说不能只从末个单一角度来演绎多面性的隆美尔。他还说:"积极的方面,比如他接近反对希特勒势力的这方面可以更着重的刻画一下。"
福格尔表示,隆美尔并没有参与暗杀希特勒的行动。不过策划人施陶芬贝格等与他接近,因为他们对他的评价颇高,并且也看到了这位将军的动摇。从隆美尔多次表态内容证实了一种假设,即,如果刺杀成功,他准备好为政变效劳。
不过这次计划失败了,施陶芬贝格等人被处以极刑。隆美尔被怀疑是共谋人之一,在1944年10月被迫服用毒药胶囊自杀。
这位曾经是希特勒最赏识的元帅,从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变成涉嫌共谋的纳粹反对者,这是两个极端。在纳粹的包装下,他被称为是战争中的英雄,在北非战场中与英美作战中卓越的指挥官。福格尔说:"首先要考虑到,希特勒和隆美尔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钦佩的。"隆美尔感激希特勒的提拔,让他一跃成为第三帝国最红的军官。" 纳粹思想迷惑了他的双眼。而反过来,希特勒十分欣赏这位出身普通的勇猛军官。
隆美尔被纳粹包装成伟大英雄的时期,纳粹已经开始大规模屠杀欧洲的犹太人。隆美尔之后渐渐同希特勒疏远。他以人道精神对待敌军士兵、拒绝了希特勒下达的杀害犹太裔和英国战俘的命令的事件也广为流传。
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隆美尔都是一个不灭的神话。被迫自杀之事也被处处当成反纳粹的根据,他的道德值也随之提高。上个世纪50年代,德国国防军新成立的军营就有以这位将军命名的。波茨坦军事历史研究所的福格尔表示,隆美尔代表了一种纯净的国防力量形象。这位传奇式人物在战后也受人尊敬。
这个人称"沙漠之狐"的军官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这部电影播放之前就引起了争议。历史学家赫克特(Cornelia Hecht)推测,隆美尔的心态和行动与纳粹时代许多德国人一样:"一方面是对希特勒和纳粹主义的狂热,另外一方面是在道德上的冷漠。"
这部电影进入尾声时,有两个纳粹将军前往隆美尔家中接他乘车外出,两人的使命是监督隆美尔,确定他死亡。画面上,他衣冠整洁,似乎已经心领神会。他表情僵硬的向妻子和儿子告别,他说:"一刻钟之后我将死去。"
他好像意识到,他现在必须为自己追随希特勒的行为承担后果责任。
作者:Marie Todeskino 编译:文木
责编: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