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克勒访华:倾听而非教训

Monika Dittrich2007年5月25日

德国总统克勒在访问北京时这样说道,“当8000万人的总统可比当1亿3000万人的总统要容易得多。”克勒这话看来是想恭维恭维东道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不过,恭维常常只是个引子,之后要谈的则是较为尖锐的问题。

态度很重要图像来源: AP

德国总统克勒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只拿出5分钟时间面对记者。在闭门会议后,两位政治家没有举行记者招待会。中共公众听到的有关此次会晤的消息则仅限于互致友好。比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称赞克勒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克勒也赞扬了德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克勒与胡锦涛的上一次会晤是2005年11月胡锦涛访问柏林的时候。克勒表示,双方当时就谈到过重要的议题。他感到双方都在互相倾听对方的声音。“我从生活和工作经验中学到,如果能够互相倾听对方的意见,那么彼此都会受益并且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同时也尽可能地去了解一个国家并向它学习,也就说去了解中国,向中国学习。”

不过,双方的会谈也涉及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这是会谈结束后从德国方面传来的消息。克勒谈到了他非常关心的环保政策问题。克勒总统过去就多次强调,中国必须意识到它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所肩负的全球责任。德国非常愿意向中国出售气候保护和环保方面的技术。

人权问题也在双方的会谈中扮演了一个角色。最近一段时间,中德两国出现了不和谐的音调,尤其是因为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严厉批评中国劳改制度的决议。总统府方面表示,克勒总统希望在中国明确谈到人权问题,但是不会以可能会对两国合作造成影响的腔调。克勒希望德中两国多年来进行的法制国家对话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德国联邦法院院长君特.赫尔施是德中两国法制国家对话的重要代表。他呼吁德国注意对话中的态度。“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我们不要以师傅或者自以为是的形象出现,而是介绍我们制度,介绍它的良好运作以及弱点在哪儿。也就是说,介绍我们的制度和它所取得的成就是法制国家对话成功的秘诀。”

他认为,就长远而言,中国能够认识到,尊重人权将对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起到积极的影响。因为西方投资者希望在中国享有法制安全,比如享有迅速而公平的司法保障。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