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安妮·弗兰克(Anne·Frank)的日记打动了全世界。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大街(Prinsengracht )263号就是她曾经写这些日记的地点。如今,作为弗兰克故居的这栋房子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每年约有120万游客来这里参观。
但是,现在人们对这个博物馆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阿姆斯特丹安妮·弗兰克基金会负责人利奥波德说:"如今来参观安妮·弗兰克故居的年轻人,对这栋房子及其历史的感知与我们这一代完全不同。"利奥波德说:"我本人是伴随着二战和迫害犹太人的历史长大的。我的父母都向我讲述了这些历史。但是如今的年轻人,他们的祖父母都是战后出生的。他们与这段历史的关联与我们完全不同,而且知道的也很少。"这也是决定对安妮·弗兰克博物馆重新布置的原因。目的是增加背景知识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长达2年的时间里,安妮·弗兰克故居犹如一个建筑工地,但仍一直对游客开放。
总结经验
安妮·弗兰克故居供游客参观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纳粹时期所发生的事情,而且还要让人们知道是如何发生的,要激励人们去思考。故居博物馆馆长利奥波德说:"直至今天,对历史的回忆、反思和反应都是安妮·弗兰克故居的3个工作步骤。"他说:"从纳粹、二战和对犹太人大屠杀历史吸取的一个最重要的教训或许就是人们已经得出的结论:对六百万犹太人的驱逐、迫害和谋杀都是人为制造的。"
重新装修布置的安妮故居备有声频导游装置,游客可以借助该设施更多了解安妮及其家人的故事:他们最初生活在德国,为躲避纳粹逃亡到荷兰。在那里渡过几年的平静生活之后,于1942年开始隐居生活。故事讲到这里时,导游将游客带到著名的书柜前,书柜后面便隐藏着通往后房的楼梯。安妮·弗兰克及其家人就在这狭小的房间内生活了2年之久,直到他们被出卖。建筑师比尔曼(Janneke Bierman)女士说:"这个后房我们没有做任何改动。"这是博物馆的心脏,一个宁静的地方。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全家被送往集中营。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Otto Frank)是唯一的幸存者。后来他的父亲将女儿的日记公开发表。
阿姆斯特丹为装修一新的安妮·弗兰克展览馆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 Willem Alexander)也出席了庆祝活动。之后亚历山大国王参观了安妮·弗兰克故居并与工作人员作了交谈。
在阿姆斯特丹一处秘密住所内躲藏了两年后,安妮·弗兰克一家被人出卖。1944年8月4日,他们遭到逮捕并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她在藏身期间所写的日记后来得以出版,成为闻名世界的揭露纳粹暴政的象征。
这一天是安妮(前排左)的姐姐玛戈特(后排右)的八岁生日,父亲奥托·弗兰克拍下了这张照片。玛戈特比安妮大三岁半。这是1934年,一家人已经流亡来到荷兰。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安妮的父亲在阿姆斯特丹开了一家公司,公司的总部就在这幢建筑内。父亲在这里安排了秘密居所。从1942年到1944年,弗兰克一家四口和另外同样躲避纳粹迫害的四人隐居于此。就在这里,安妮写下了后来蜚声世界的日记。1960年,“安妮之家”成为博物馆。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安妮开始写日记以后,几乎无一日中断。日记成了她的一个朋友,她把它叫做Kitty。无忧无虑的日子结束了,隐居生活完全不同。她写道:“我最喜欢的是,至少我还能写下我的思考和感受;否则,我会感到彻底的窒息。”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1944年10月30日,安妮和姐姐从奥斯维辛被送到伯根-贝尔森集中营。在这里,超过7万人被折磨至死。1945年英军解放了这所集中营,将受害者集体埋葬,安妮和玛戈特姐妹就在其中。她们死于斑疹伤寒。临终时,安妮只有15岁。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伯根-贝尔森,安妮的墓碑。这位出生于法兰克福的犹太女孩,曾经幻想过不一样的人生。1944年4月5日,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不想像大多数人那样庸庸碌碌。我想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和帮助,尽管他们并不是总能理解我。我想要活下去,即便在我死后!”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安妮梦想成为记者、作家。1947年7月25日,在幸存下来的父亲的努力下,她的日记得以出版。1952年,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安妮·弗兰克成为纳粹暴行受害者的标志性人物。“我们都为追求幸福而生活;我们千差万别,却又并无两样。”——安妮日记,1944年7月6日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