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出口管制有漏洞 美报告:中企仍大买半导体设备

周昱君 路透社
2025年10月8日

美国众院调查指出,去年中国从应用材料、艾斯摩尔、东京威力科创等5间企业共采购了近400亿美元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显示美国及其盟友的出口管制措施效用有限,因此有必要强化并扩大实施。

图为中芯国际(SMIC)位于北京的一处厂房。(资料照)
半导体制造设备已成为美中高科技角力的核心。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hphoto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週二(10月7日)公布最新报告指,美国及日本荷兰等盟友虽透过高科技出口管制等措施,欲限缩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管道,但这些措施存在漏洞,让中国得以继续采购大量的精密芯片制造设备。

根据报告,中国高度依赖五大半导体设备业者:美国的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磊(KLA)、科林研发(Lam Research Corporation)、荷兰的艾司摩尔(ASML)、日本的东京威力科创(Tokyo Electron Ltd)。

报告发现,去年中国从这几间企业共采购约380亿美元的设备和相关服务,跟2022年相比增加了66%,共占上述企业全球营收总和的39%,而且大部分都来自中国国营企业,包含跟解放军和情报单位有关的机构,还有华为关联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上述企业违反出口管制法规。依照现行規范,只有最先进的设备被全面禁止出口至中国;其他虽非最先进、但仍有助于中国本土先进芯片制造技术的设备,还是能获得许可,出口至部分中国企业。

报告还指出,在某些中国企业被纳入美国的实体清单之后,常常会再有新的替代企业出现,而这些新的关联公司若尚未被美国列管,仍买得到美国设备。换言之,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虽对被列管的中企有效,但难以彻底阻绝中国政府或军方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

此外,美国公司与非美国公司面臨的管制措施也存在落差:美企承受更严格的限制,但非美企仍能继续销售许多设备给被纳管的中国公司。

美议员呼吁强化出口管制措施

多年来,拜登和特朗普政府都藉由高科技出口管制,希望防止解放军取得美国的先进半导体和人工智能(AI)科技、并用来危害美国利益与国家安全。

报告写道:“设计与制造半导体的能力,位居美中科技竞争的核心位置;面对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SME)是美国及其盟友掌握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必须维持住,而不是轻易浪费。”

美国众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籍的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表示:“绝不能容许关键设备被交给我们最大的敌人,否则美国就会输掉这场科技军备竞赛。”

该委员会民主党籍的首席议员克里希纳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则说:“卖芯片给中国共产党,让他们用来促进军队现代化、用来侵害人权,这几乎毫无道理。但更没道理的是卖设备和工具给他们,使他们有能力自己生产芯片……我们有必要跟盟友一同保护国家安全,确保我们在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创新地位。”

两位议员建议,美国应促使荷兰、日本等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和落实程度可以跟上美国,并扩大全面禁止出口的范圍,不只限制一部分中国企业。另外,他们还认为应建立新的吹哨者出口管制计划。

路透社引述美国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DD)高级研究员辛格顿(Craig Singleton)观点:“中国企图改写整个供应链……过去属于特定利基市场的设备领域,如今成为新的战场。”

针对美国出口管制措施,东京威力科创美国分公司总裁杜赫提(Mark Dougherty)向路透社表示,业界今年对中销售有所下降,一部分原因就是新的管制措施。杜赫提说,他乐见美国和日本政府之间有更多协调合作,“很显然,从美国角度来看,他们想要的结果还没有达成”。

应用材料和科林研发并未回復路透社置评请求,艾斯摩尔和科磊则称须先读完报告再评论。

害怕被“卡脖子” 中国IT正在“去美化”

03:0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