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分析:中国舆论怎么看以哈冲突?

杜宗熹
2023年10月12日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进军事组织哈马斯的冲突仍在持续,中国舆论如何看待?DW采訪学者与中国民众,有意见指出,除了历史与外交缘由,中美关系以及世代立场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与以色列国旗示意图
中国与以色列国旗示意图图像来源: Liu Hung Chin/Zoonar/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巴勒斯坦激进主义军事组织哈马斯(Hamas)7日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突袭,引发国际社会震惊。以色列随后空袭并围困加沙地带,双方死伤惨重

哈马斯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极端主义军事组织,被以色列、德国、欧盟、美国等国列为恐怖组织。大规模袭击事件发生后,西方国家普遍谴责哈马斯。而相较于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中国官方和民间对于这次冲突,采取颇为不同的立场。

观察中国社交平台微博,许多中国网民声援巴勒斯坦、部分甚至支持哈马斯的恐怖攻击,也出现反对以色列的声音。

由以色列驻上海总领馆管理、名为“以色列在中国”的账号,于10月10日发布一则以色列驻沪总领事的谈话影片,呼吁“中国的以色列的朋友们...对以色列给予支持。”至截稿为止,贴文共有6200多条留言,多半是针对以色列政府的批评。

例如,有网民留言:“看到以色列几十年如一日的屠杀巴勒斯坦人和侵占巴勒斯坦的土地,我只能说,支持巴勒斯坦反击侵略者”,获得8800多个赞,在留言中排名第一;“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另一留言,也获得了4300多个赞。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黄奎博向DW表示,中国网民一面倒向巴勒斯坦、甚至是支持哈马斯,这跟以色列长期亲美、美中关系近期极度不睦、以及中国支持“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都有关。

以色列之敌哈马斯

01:5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以巴问题与中国外交

这次“以哈冲突”以来,中国官方基本延续过去立场,但态度相对低调,并未明确谴责哈马斯。中国外交部呼吁各方克制、停火,同时也与巴勒斯坦当局和埃及外交部官员通话,重申“两国方案”才是根本出路、呼吁恢复双方和谈,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表示中国是以巴共同的朋友。

黄奎博表示,中国虽称与巴勒斯坦、以色列都是朋友,但因为以色列亲美,中国能争取的外交空间有限,而巴勒斯坦属“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遑论背后是广大的伊斯兰国家,中国需要与这些国家强化政经外交关系,因此对巴勒斯坦还是相对支持,“但这不表示中共反对以色列有关区域和平的主张”。

他认为,中国政府本次仍采“中间偏巴勒斯坦”的立场,且不想卷入此次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武装冲突,因此把方向转移至呼吁处理巴勒斯坦建国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国际关系专家庄嘉颖则向DW表示,中国长期以来,包含从毛泽东时期,就是跟哈马斯、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等组织比较好,因为认为这些是“比较革命性的组织”,造成中国社会对哈马斯、对巴勒斯坦人、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立场比较同情。 

庄嘉颖也指出,“因为以色列经常被视为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在中美竞争下,中国社会有一种氛围是:“站在美国那边的一方,就应该以负面的态度去评论”,目前中国社群网络的主流氛围,也多少与此有关。

《人民日报》12日在微博发布的以哈冲突新闻下方,亦可见不少类似论调。例如,有网友留言指“有美国就不会和平”,就得到了最多的赞声支持。

11日遭以色列空袭过后的加沙地帶,房子成了断垣残壁。图像来源: 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

中国官方主导民间舆论?

传统上,由于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宣传机构,加上网络防火墙和各种报道限制,外界多半认为:中国官方有能力主导民间对外交事务的看法。不过,由本次以色列和哈马斯冲突的舆论分歧来看,官方目前尚未明显主导舆论。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知名评论员胡锡进11日就在个人微博表示,这次冲突离中国比较远,保持公允、“守护道义”应是中国人民作为第三方的总体态度。

他也认为,中国的舆论不应支持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实施攻击,不因以色列全民皆兵为说辞,以支持哈马斯对以色列音乐会的参与者和一些村民,进行无差别杀害,“这在终极道义上说不过去”。他认为,中国网络的主流舆论应与这样的狂热声音划清界线,不少网友也赞同他的说法。

此外,以色列驻华使馆10月10日在贴出了两张图片,秀出其在北京点亮了以色列的国旗,贴文并写道“为了我们的人民、为了我们所爱的人”。至截稿为止,这则置顶贴文吸引了上万则中国网友留言、近3000次转发。

在以色列官方机构微博帖文下的这条留言中,中国网民主要支持以色列。有网友留言“支持以色列!消灭恐怖组织!”,获得了5000多个赞。“支持以色列打击恐怖组织”的留言,也获得了超过2200个赞。

但也有声音认为,中国官方态度仍多少影响了民间舆论。共同负责以色列海法大学MBA双联学位课程、曾教过不少以色列学生的华东師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弘信告诉DW,他认为中国高知识份子群体“脑子还是很清醒”,但“中下层的打工族群”确实很容易被官方宣传的“风向”影响。

陈弘信解读,总体来说,本次官方的宣传方向,是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转移民间注意力,默默将舆论带往反对以色列的方向。

以色列国防部长:围困“人形禽兽”

02:37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中国人反对以色列吗?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10日发表的报道认为,中国公众对以巴冲突的看法有一定分歧。但自从2013年新疆发生重大骚乱、次年发生恐怖攻击后,仇视伊斯兰教的情绪在中国公众中不断增长,这引发了中国部分民众对以色列的支持热潮。

但报道同时认为,“反犹太主义”在中国网上同样日益猖獗。报道分析,这一点自2009年以来尤其明显。当时,中国出版了一本基于阴谋论的畅销书,将全球金融危机归咎于犹太财阀的各项操作。

针对中国是否真的存在反以色列情节,在中国广西任教的历史学者王先生向DW指出,中国民间普遍认定,美国的政经力量的核心是犹太财阀。而长期以来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似乎也证明了这点。这一次加沙冲突发生,美国立刻表示支持以色列、并派舰队前往,“基于这个情绪,中国社会当然也就比较反以色列”。

王先生进一步解释,中国有长期的“反帝国主义”传统,认为中国过去曾经长期受到强权的侵略,所以还是会对巴勒斯坦比较同情。这一点也反映在中国民间的情绪上,就他观察,网上至少七成以上的言论,都是较为支持巴勒斯坦、并反对以色列。

立场反应自身政治诉求

一名在中国从事学术工作、现年40多岁的上海张先生则向DW表示,从他的身边群体观察来看,世代落差和个人本身的政治立场似乎更为重要。

张先生表示,中国民间虽然有较多支持巴勒斯坦的声音,但这次的舆论他个人认为“满分裂的”。他举例,在他父母的世代,大家都知道中国很早的时候就与巴勒斯坦的关系相当要好,中方也支持阿拉伯地区人民的“解放运动”,“这对老一辈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不过,他认为中国的年轻世代有许多网友支持以色列。

对此,陈弘信解读,中国民间与以色列的交流相当密切,但中国民间和其他中东国家反而没有那么多的交流。

他认为,在中国的高知识份子群体中,大家有一个默认的共识,是希望美国或西方国家将注意力转移到中东,而不要全力对抗中国,“因此在中国官方的宣传中,对巴勒斯坦不利的说法较少呈现”。例如,巴勒斯坦当局曾经撕毁以巴和平协议、偷袭以色列等历史事件,在中国官方论述就较少提起。

王先生则注意到,在中国的高知识份子中支持以色列的声音不少,“这可能也是一种反弹情绪”,主要是反应了对中国这几年以来各种发展不佳,以及对中国当局的不满。

王先生还说,最近有一种声音开始在中国民间出现,值得各方观察:“如果乌克兰战争无法结束,巴以冲突又越演越烈,那么全球下一个冲突点会在哪里?”、“这是不是给中国带来其他新的机会?”

(DW记者叶家均亦对本文有贡献)

这次以巴冲突 究竟是怎么开始的?

02:4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