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制度痼疾导致计生暴力

2012年6月28日

陕西妇女冯建梅被强制引产的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之后,国家计生委日前宣布,要派出10个督察组赴19省督查和纠正计生官员粗暴执法问题。分析人士指出,体制和文化造成的问题,一时的督察行动无法治本。

FILE - In this Sept. 8, 2008 file photo, statues of babies wrapped in plastic sit on display during a religious service held by anti-abortion groups in a cemetery in Mexico City. One week earlier, Mexico's Supreme court upheld the capital's abortion law, setting a precedent for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that could inspire other Latin American cities. Increased contraceptive use has led to fewer abortions worldwide, but deaths from unsafe abortion remain a severe problem, killing 70,000 women a year, a research institute reported Tuesday, Oct. 13, 2009 in a major global survey. (AP Photo/Gregory Bull, File)
Protest gegen Abtreibung in Mexiko ARCHIVBILD图像来源: AP

周二,中国官方新华社公布了冯建梅强制引产一案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当地责任官员被处以行政记过和撤销职务等处分。随后,计生委宣布要赴19省督查,重点包括社会抚养费征收、避孕节育措施的管理等。北京律师张凯此前曾经主动要求愿意为冯建梅一家提供法律支持,也对中国在计划生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非常关注,他指出计生部门粗暴执法的根源有多个方面:

"比如在美国,人们对堕胎的事情就非常慎重和敏感,因为他们有着基督教的信仰文化背景。而在中国,婴儿(胎儿)的生命权就没有那么受尊重。当然,制度问题也是一个重要背景。比如每个地方都有一个计划生育的指标,这个考核标准对于官员来说可能起着一票否决的作用,如果达不到指标,他们想要继续当这个官就很难。"

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利图像来源: Fotolia/ ingenium-design.de

计生指标让官员堂而皇之侵犯人权

据《新民周刊》发表的报道,冯建梅所在村镇由于前两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成绩"出现下滑,抽查结果没有达到合格标准,因此被上级"挂了黄牌"。迫于赶紧摘掉黄牌的压力,计生官员就"加强了工作"。

除了计生工作指标迫使官员为保住乌纱帽乃至凸现"政绩"而不择手段之外,张凯律师还指出,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如今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甚至可以说是地方财政"增收"的一条途径。所谓"社会抚养费"其实就是过去的"超生罚款",根据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解释,这是"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目的就是"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

社会抚养费,究竟养了谁?

冯建梅的丈夫邓吉元就对《新民周刊》的记者强调,自己就是因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交上4万元的社会抚养费,才遭遇了这样的悲剧。根据张凯律师介绍,社会抚养费一般根据当事人的收入水平征收,大概相当于其年收入的数倍,具体数额由当地部门酌情决定。地方计生部门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惯例上是上交国库,按规定纳入地方财政管理,但是这笔钱进入地方财政之后究竟用在哪里,始终存在很大的不透明性,也引起了社会争议。有学者甚至发问:社会抚养费究竟抚养了谁?

Chi2806 Familienplanung - MP3-Mono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疏通司法救济的道路才是正解

对于计生委此次发动的19省督察行动是否能够产生实际效果,张凯律师表示十分怀疑:"采用行政纠察是很笨的做法,也是成本很高的模式。最好的方法还是开通司法救济的途径。而目前在中国向通过司法解决计生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在法院立案都很难。"

此次引起激烈争议的冯建梅被强制引产一事,到目前为止也仅仅是通过行政处分的方式对责任官员进行惩罚,还没有追究其刑事责任。包括法律业内人士都深知,要想把计生问题争议带到法庭上去,以司法途径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中国有相关的立法来约束计生部门的行为,禁止在工作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违法侵权行为仍然是屡见不鲜。

作者:雨涵

责编:李鱼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