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何力求减少儿少滑手机时间?
2023年9月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并表示该规章是为了規范未成年人的手机使用时间、避免沉迷,然而专家表示,这份指南意在加强当局对年轻一代可获取信息的控制。
这份指南要求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商店,需设置内建的“未成年人模式”,将用户每日的屏幕时间限制在最多2小时内。
时间限制会随用户的年龄而收紧,8岁以下的用户每天限使用40分钟;在此模式下,18 岁以下的用户,将不得在晚上10点至早上6点间使用移动设备。
这份指南还要求网络上的资讯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帮助未成年人培养“良好品德”。
这份指南在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后,将于9月2日进入立法程序。
中国家长乐见规定
中国网信办称,这些新的規范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非法、对其身心健康有害的资讯侵害。
由于这份规定允许家长能够决定是否采用限制措施、要不要延长使用时限,因此多数家长都赞赏政府这项打击儿童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政策。
“我认为这个提议是很好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儿童沉迷网络,”在上海工作的审计师孔令曼(Kong Lingman)有一个还在学步的孩子,她告诉DW:“孩子过多使用手机会侵占亲子时间。”
微博上,各种有关草案公告的贴文下方,也普遍是“支持”和“太好了”等积极的留言。
然而也有批评者认为,这些限制过于严格且不必要。一则在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的微博贴文下方留言表示:“什么都想管的结果就是什么都管不好”,获得了数百个点赞。
习近平瞄准互联网、娱乐、青年
“未成年人模式”的限制,出现在北京实施一系列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措施之际。
这一切都始于2019年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玩电子游戏的“青少年模式”禁令。最初,这项禁令允许青少年用户,在每个平日玩90分钟的在线游戏;到了2021年,禁令进一步收紧,限制青少年只能在週五、週末和公众假日玩1小时的电子游戏。
影片和直播应用程式还被要求遵循“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要求所有用户实名注册。
台湾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学系副教授戴瑜慧告诉DW:“这一系列政策其实是有所依循的。”她说,中国的首要目标是藉由重点关注互联网、娱乐和青年3个领域,来“维护国家总体安全观”。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信息系统与科技资深讲师林芷光(Eric Lim)也向《纽约时报》表示,未成年人模式可能会强化当局的控制,因为关键问题是:“谁最终决定哪些是好的、或是哪些是适合某个年龄段的内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8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76%。随著互联网用户群的不断扩大,专家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将社交媒体影片和手机游戏视为“资本主义形式的娱乐活动”,从而分散了吸收政府宣传的注意力。
戴瑜慧告诉DW,自习近平10年前上台以来,“出现所谓意识形态娱乐化的趋势,亦即在民众观的综艺节目等等中,融入意识形态。”
今年3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1份白皮书承诺,在习近平思想的指导下,确保新时代“互联网在法律允许的范圍内发展”。
科技公司再受打击
由于家长握有是否采用“未成年人模式”限制的最终决定权,专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一限制,可能对中国未成年人产生什么实际影响。
然而,中国科技公司已经感受到了直接而明确的影响。
这份指南发布当天,微博、哔哩哔哩、快手及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公司的股价,在香港午盘中大幅下跌。
两年前,中国政府祭出“青少年模式”的规则时,部分应用程序已经配合规则,采取了相关措施。以抖音为例,该影音平台届时已推出所谓的青少年系统,限制14岁以下的孩童每日仅能使用抖音40分钟。
如今限制进一步升级,极可能迫使这些科技公司必须再次更新用户设置,以免违反官方指南。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告诉路透社,这些规定会让中国网络公司感到头痛,因为“要正确执行这些新的监管要求,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额外的成本”,且“违规的风险也会很高”。
他认为,许多互联网公司可能会考虑直接禁止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
戴瑜慧则表示,这是在中国长期打压科技企业的趋势暂告一段落之后,对该产业的又一次打击。加上该草案针对违法及危害青少年身心的内容,并未加以清楚定义,容易导致科技公司“自我审查”,因为“害怕踩到红线”。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