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京缺乏政治自信

2011年3月2日

北京针对"茉莉花散步"采取的行动,依然是德文主流媒体的议论话题。德媒认为,粗暴对待外国记者并非个别警察的过度反应,而是高层深思熟虑的策略,当局的神经过敏是政治上缺乏自信的表现。

警察同外国记者在“散步”现场图像来源: dapd

《南德意志报》3月1日写道:"从这个星期日(2月28日)起,外国记者在中国工作变得更加危险。中国的治安力量已经开始动用人身暴力,目的明确地恫吓在北京的西方记者。……有明确的迹象显示,这不是个别警察的过度反应,而是中国领导人有针对性的、深思熟虑的策略。"

《法兰克福汇报》(2月28日)的评论指出,"茉莉花散步"的呼吁"要求中国公民不再用相应的口号来表达对政府的不满,而只是通过单纯到场来表达。……它所建议的这种新型的游行,将互联网上可以做到的不透露身份转化为现实。只要达到临界点,游行就会甩掉购物者的外衣,显示出力量来。"

该报认为,"这种盯住外国记者的做法绝非不言而喻的。全国每年大约8000起小骚乱的经验表明,中国的博客主没有外来支持已经完全有能力、用图片和声音将事件飞快地传遍全国。记者们星期日若不受到阻拦,所能拍摄的不过是中立观望的行人和警察而已,无论如何,要比报道针对自己的镇压效果好些。显得无效的监管只能这样来解释:北京似乎特别害怕革命作为媒体事件。如果只用眼睛无法识别购物者还是异议人士、行人还是颠覆者,一切都取决于媒体提供的解释,而媒体又会影响群众。这些日子,反抗在中国来临,不是在大街小巷,而是在诸多十分不同的想法中。"

"害怕自己的人民"

《新苏黎世报》(3月1日)在题为"害怕自己的人民"的评论中写道:"阿拉伯世界的造反震波辐射远东,面对专制独裁被推翻,中国的领导人也心神不安。为了将政治动荡窒息在萌芽之中,他们派遣数百名警察到虽然预告、但显然根本就没有发生游行的地方。于是,当权者的神经过敏导致了警察成为动乱的主角。"

评论认为:"这种滑稽可笑的事件让人看清政府对自己人民的不信任。该政权通过严格的互联网审查保障茉莉花活动家的呼吁只能告知少数民众。可是,面对持续的经济繁荣,大多数中国人反正没有革命的情绪。此外,政治不满将不会是针对一个长期统治的暴君,而是指向一个更加难以推翻的强大而无所不在的党的机构。也就是说,这个政权对人民的畏惧看来过分了,但却暴露最高权力中心相当缺乏政治上的自信。"

评论指出:"任何政府只要不是根植于人民之中,有朝一日都会面临被推翻的危险。阿拉伯世界的事件再一次毫不含糊地让人看到这一点。所谓与外国的现实政治和经济的利益交织,并不是政治稳定的足够保障;在一个不但经济上全球化了的世界,而且各国人民已经环球电子联网的世界,就更不可能保障。就此而言,受全世界讨好的中国,其灿烂的经济外表下正隐藏着潜在的颠覆危险。北京的当权者似乎预感到这一点,可是,他们显然感到没有能力通过民主开放将自己的统治基础建立在人民之中。"

编译:林泉

责编:李鱼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一定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