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京进入外交调停时代?

2013年5月7日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几乎同时访华,显示北京政府或正进入调停人角色时代。这一国际外交舞台上的新现象引起德语媒体广泛注意。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公开透露,中方愿安排巴以领导人在北京双边会晤。这在中国迄今的中东外交政策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德语媒体认为,不论以巴领导人北京会谈是否成为现实,中方提出这一建议本身就值得重视。5月7日一期的《新苏黎世报》强调,北京政府显然有意增加在相关地区的影响力: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自有一种矛盾。一方面,中国领导层恪守邓小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确定的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另一方面,中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发现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以及由此而来的施加政治影响的可能性。……迄今,即使是在北京也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中国居然能在中东冲突问题上扮演积极角色。其实,与美国不同,涉及中东冲突,中国在对立双方那里均享有良好名声。巴勒斯坦人信任中国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力主建立巴勒斯坦独立国家。这一点以色列当然不愿看到。不过,以色列人对中国却抱有好感。中国是居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以色列第三大贸易伙伴。……数年来,中国已成为以色列公民最喜欢的旅游国之一。中国是以色列人遭遇偏见最少的国度之一。

图像来源: Reuters/Petar Kujundzic

“然而,在幕后,北京当局内并非只是经济学家思考中东问题。政治战略家们也早已积极参与其中,并似乎找到了超越不干涉原则的途径。例如,中国对伊朗的外交政策早已不再受制于不干涉教条,而首先具有强烈的能源政治动机。”

内塔尼亚胡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新斡旋人

《南德意志报》刊登的一篇短评这样分析北京这一“新斡旋人”的背景和意义:

“如果中东冲突中历史最久的对立方的代表同时造访中国,这大约不会是巧合。……上周,北京外交部就公开表示,中国愿意帮助安排双方(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

 “会晤或许不会实现。不过,动议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中国愿意在国际舞台上参与游戏,而且,不是象迄今那样通常只扮演败兴的角色。对中东和平进程而言,这暂时还无多大意义。它还仅仅是一种姿态。多年来,美国一直试图说服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真诚谈判,均告徒劳。中国也将少有建树,至少不会因为有了这么一个随意表现出来的斡旋角色动议便会成功。

以巴冲突成中国外交新角色考场?图像来源: A.Gharabli/AFP/GettyImages

“然而,这一动议说明,中国显然愿意实施一种新政策:插手某种具全球意义的冲突。而如果这不是一种例外,那么,对中美两国迄今持相互对立立场的每一种个冲突来说,就都存在着希望:叙利亚是这样,朝鲜是这样,伊朗核争议也是这样。”

摘编:凝炼

责编:洪沙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