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约分崩离析的前兆

2003年2月11日

北约病了,瘫痪了,晕倒了,丧失了所有的行为能力,成了一个陷入困境的国家集团。德国,法国和比利时对北约成员国土耳其提出安全保护的要求实施否决权,使北约在军事和外交政策上面临着一堆烂摊子。但是更严重的是,北约有可能经历一次惨痛的失败。

美国的北约大使伯恩斯在布鲁赛尔北约总部发言图像来源: AP

德国、法国和比利时通过使用其否决权,暂时中止了在可能发生伊拉克战争时向土耳其提供军事援助的计划,土耳其既没了空中预警飞机,也不会有爱国者导弹。否决权的使用者是出自这样的政治考虑:即如果做出了这项军事准备的决定,就会向世界发送一个错误的信号,有可能会动摇联合国在伊拉克继续武器核查的决心。只要有一线和平的希望,就不应该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这种考虑在军事上是一种无稽之谈,因为军事上的防御计划是阻止伊拉克进攻的最好手段。这一逻辑无疑等同于一篇分家散伙的宣言。因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基本原则是联盟团结-ä在战争时期,或者是在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时,对成员国家的相互支援是北约组织各成员国的根本义务。谁不履行这样的义务,就等于釜底抽薪。

如果在这种防御情况下没有共同的措施,那要北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不仅仅要由北约的新成员国回答,那些老成员国也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他们要问,难道一定要以这样的外交僵局收场吗?

事实是:这堆烂摊子远远不止是普普通通的意见不和。在北约内部的意见分歧是很严重的,这样的分歧在欧盟内部也同时存在。

我们要问,如果境况这么艰难,为什么还需要这样一个已经瘫痪的组织呢?现在的北约还和50年前一样,是一个强有力的军事联盟吗?北约难道成了另外的一个欧洲安全合作组织?或者说得更尖刻一些,一个仅仅是提些呼吁,做些空洞的决议的研讨会?这些问题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使用否决权以后变得更加敏感。

北约现在的状况就已经够糟糕了。在共产主义阵营解体之后,北约一直在寻找其存在的意义。在对阿富汗塔利班宣战时,北约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联盟协同作战的要求,但是没有响应。在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斗争中,这种联盟协同作战的要求也仅仅是次要的。北约各个其他成员国和美国之间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其距离大约有十年。没有美国的北约在军事上几乎是零。

这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后果。美国再也不需要北约了,美国完全可以对北约以及欧洲置之不理。历史上亲美情绪不浓的法国可能觉得无所谓,但是欧洲的其他国家在心理上可能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这很有可能是北约分崩离析的前兆,也可能是欧洲统一梦想的终结曲。

导致北约一蹶不振的罪魁祸首是美国,它已经习惯了独断专行,滥用淫威。但是德国和法国也有责任,是他们首先打破了联盟的规矩。这场一触即发的伊拉克战争,不仅仅可能会给中东地区产生影响,对北约也会产生致命的打击。在北约存在的50年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危机。从这个角度,人们才能发现,为什么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不想干了,而提前一年就提出了隐退江湖的要求。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