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华北雾霾,平均夺走每人5.5年

anonym.Chinesisch2013年7月9日

本周一,中外多家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发表论文显示,中国华北地区的空气污染使该地居民的预期寿命平均减少了5年半;研究者表示,希望这个研究推动官方加大环境投入。

A guard stands in front of the Tiananmen during severe smog in Beijing, China, 12 January 2013. Beijing was hit by its worst smog in almost a year. Exacerbated by heavy fog, the dense, choking smog that had blanketed the capital for the better part of the past fortnight plunged to a new low yesterday morning. Although the capital is often hit by smog in winter, the past two weeks have seen one of the longest stretches of smoggy days in Beijing in years. Pollution readings, including those for the smog-inducing fine particles known as PM2.5, from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watchdog and the US embassy were well in severely polluted or hazardous levels for most of Thursday night and Friday morning.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FT中文网"7月9日报道,本周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的多名教授,联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一篇论文。该论文通过对中国各地数十年间的实际污染数据得出结论:华北的空气污染已在上世纪90年代(1990至2000年间)总共减少25亿年的人类预期寿命,已使中国北方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减少5.5年,还提升了肺癌、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这项研究也发现,每立方米空气所含的总颗粒物增加100微克,对应平均预期寿命减少3年。

今年1月份,北京和华北多地持续爆发雾霾天气引发关注。据当时中国官媒央视报道数据显示,在1月份中有25天北京公众处在雾霾之中,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透露,北京上空悬浮着4000吨的污染物;1月30日,央视在其新闻节目中,曾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他披露根据香港同行的研究,北京肺癌患者从2000年起至现在的十多年间增长60%。他将中国呼吸系统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直接指向了大气污染。他还表示大气污染的严重性甚至比非典还要可怕。

新"雾都"北京图像来源: Reuters

生命成为污染的代价

该论文联名作者之一、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李宏彬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他表示该研究的数据采用中国目前公开的污染数据等,先通过科学方法算出空气污染使个体居民减寿5.5年的数据,然后再乘以当地近5亿居民数量,得出25亿年的人类预期寿命减少量。除此之外,该论文中指出研究时段中的华北居民心肺疾病提升超过30%。

李宏彬认为,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只有作用于公众生命才有其价值,他希望论文发表并经媒体传播后,能使中国当局意识到,生命是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政府为生命加大治污投入是有价值的:"以前很难证明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我们这次证明污染对健康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在工业化历史上,全世界都经历过污染的过程,包括伦敦也曾是这样,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治理污染,政府花钱治理污染是合理的。"

今年1月21日香港《南华早报》采访现年83岁的中国首任国家环保局局长、现任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的曲格平。这位前中共体制内高官表示中国不计代价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欠下了巨大的环境债务。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日报道认为灰霾天气所引发的众怒给中共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敲响了警钟。中国国家环保部环评司正司级巡视员牟广丰早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认为北京和华北雾霾象中国其它环境问题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环北京周边地区兴建了大批钢铁、水泥、化工企业等,这些都是空气污染的原因。

李宏彬在采访最后表示,政府在治污和发展间是否能做出牺牲和投入还未可知:"科学的证明给政策决策提供了依据。我是经济学家,治理也希望用经济手段,政府愿不愿投入,也要看不这么做的成本有多大?我们现在只是证明了不这么做,污染的成本有多大。"

作者:吴雨

责编:叶宣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