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8月13日晚,香港机场示威踏入第六天,这个全球最繁忙、每天处理超过二千航班的机场陷入瘫痪。接机和离境大堂挤满示威者,向抵港和滞留旅客宣传抗争诉求,不过同一时间,机场内却弥漫著诡异的“捉鬼”气氛。在机场客运大楼不同角落时而出现骚动,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一涌而上。当晚,两名现身集会现场的中国内地男子被指是中国公安。
示威者阿铭(化名)与几位同伴当时在大楼内,发现两名形迹可疑的男子。事件发生后数小时,他在机场接受德国之声访问。阿铭向记者展示当时拍下的照片,两名男子都身穿黑衣和戴上口罩。他忆述:“我们察觉他们的眼神非常不同,不断的四处看。当他们发现我们之后,本来一起坐著的他们,其中一人站起来在附近徘徊,好像想刻意分开假装互不相识,令我们觉我更加可疑。”不久之后,两名黑衣男子突然离开原位,阿铭和同伴马上尾随。“我们加快脚步跟随,他们的步速也随之改变并混入人群。奇怪的是,他们很快的又从人群中离开,回到一些没什么人的位置,可能以为已经摆脱我们吧。”
机场示威之所以突然万人空巷,主因是在刚过去的週日,香港街头上演一系列被怀疑是警察滥用武力的事件,更有警员乔装为示威者并突袭拘捕。阿铭在机场观察了这两位黑衣人一会儿,感到可疑,于是大喊“阿Sir,你是否警察?”旁边的示威者留意到,也跟著一起高声质问。这个时候,黑衣人不但没有回答,而且奔足狂奔。阿铭形容:“他们跑得愈来愈快,到转角位置两人分开跑。我追著其中一位,想查看他的证件但被拒绝,我交给其他手足跟进,在他的手机内发现许多示威者的大头照,删除后就让他们离开了。”同行的另一位黑衣人被其他民众围堵,证件显示他名为徐锦炀,与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一位辅警同名同姓。民众查看他的手机,发现他在事发后被一个微信群组移除,而事前群组中曾经讨论“一起去第二客运大楼”。
这位疑似公安徐锦炀久久无法摆脱群众,甚至连救护员到场都迟迟不能离开。纠缠至晚上约11点,徐锦炀在警员协助下送上救护车。报道指,原本不适理应昏迷的他在上救护车后睁开眼睛。虽然他坚称不是卧底,目前也没有证实证明他的实际意图,但是对示威者来说似乎是另一个警号。阿铭说:“一开始我们纯粹怀疑是警察,甚料后来发现是公安,令我地更加愤怒。这已不止是警察滥权和镇压示威,是关乎一国两制和香港国际地位的问题,所以我们这么激动。如果他是公安来香港监视或执法,一国两制是否已名存实亡?这令人非常不安。”
徐锦炀并不是当晚唯一被“捉”的“鬼”,但他的遭遇却被中国官方冷处理。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在稍后时间遭示威者围殴和捆绑双手,他的背包里被搜出“我爱香港警察”T裇。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徐露颖14日说:“香港激进暴力分子完全突破了法律的底线、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底线。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实施严重暴力犯罪行为,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她表示,示威者禁锢了深圳居民徐某以及《环球时报》记者付某,没有特别提及徐锦炀的身份。反观付国豪在被围困时喊出的“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令“#我也支持香港警察”迅速跃升微博热门词语,获得多达9.7亿阅读、348.4万讨论,在中国内地网民之间疯传。
港警卧底
与"中国内地公安疑云"相比,香港警方派员混入示威者则是明确的事实。在8月11日的铜锣湾,多家媒体捕捉到穿著示威者装束的人士用警棍打示威者,并协助警员拘捕他们。在此事被揭发后,警方高层才承认在六月反修例运动以来,的确有派出警员乔装成“不同人物”和“切合当时环境的人”处理示威活动。警务处副处长邓炳强面对媒体连番质询,拒绝披露卧底警员的人员和行动细节,仅称“同事不会挑起事端,也不会犯法”。
卧底警员在示威中扮演什么角色?这是许多人的疑问,有人质疑他们与前线暴力行为的关连。阿强和阿恩(化名)都在8月11日晚被卧底警员追捕,他们不认同警方没有挑衅的说法。阿强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回忆,当晚他与约20位示威者准备离开铜锣湾示威现场,便遭到突袭。“我们有保护装备,但完全没有冲击行为。当时我换完衣服准备离开,突然听到后方有人说‘打架,做野(行动)’,之后瞬间被一个挂著防毒口罩的男人扯住我的背包,把我拉倒在地,接著拿出一枝警棍不停打我。然后两边很多黑衣便衣警察衝出来,他们没有委任证,不停打我的队友。我手上只有鞋袋,我挥向他幸运地成功逃走。”
阿强说,他所遇到卧底警员事前有作出挑衅行为:“有队友说笑称‘是否打架’,他接著说‘是’,就马上动手用警棍打。”他说这位动手的人后来也有参与拘捕行动,他们都是穿著黑衣、眼罩和防毒口罩,有的戴著黄色头盔。“而在我们休息的时候,一群人问我们去不去尖沙咀示威,突然有人说‘你们都有GEAR (保护装备),不是不去尖沙咀吧’。我们从新闻知道尖沙咀已经放了催泪弹和开始抓人,所以没有人去。不过那人无端揪起一个队友用扇子指著他,用一个好命令式的口吻说‘你去不去啊’。这些人的态度完全不像前线抗争者,我们之间就算有意见分歧不会挑起打斗。”
女示威者阿恩形容,卧底警员的身型高大,在示威前线很少见。当晚她见到有同伴被乔装警员制服,希望上前营救之际被其他卧底用警棍挥打,她的手脚都留下了大片瘀伤。
她告诉德国之声:“拘捕行动之前,我见到一群穿著示威装束的黑衣人从巷子里走出来,感到十分奇怪。后来我认得有一、两个黑衣人,就是抓人的卧底。相隔不到一分钟,防暴警察就从四方八面衝出来。”
阿恩向记者展示伤势,全身有七至八处伤痕,不少位于关节部位,她形容警员“瞄得很准”。而阿强的背部被打中,他说有同伴被直接打头不止一下,也有人被打爆眼角。他认为:“换言之他们不是想制服我们,我相信警例有列明警棍只可打下半身,但警员打头、眼角、关节,根本想令我们残废。”
执法界线
卧底警员的行动界线引起各方质疑,也有意见认为,警方不应该把缉毒和打击黑社会等行动,与处理游行示威相提并论。香港大学法律学系首席讲师张达明在香港电台节目上表示,警员以便衣或卧底方式参与行动本身没有问题,但卧底并没有刑事豁免权,若他知道将会参与非法行为就要马上停止,而且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向律政司申请。他表示,假如卧底警员参与集会只是为了观察和搜集证据,不构成犯罪。不过,如果他们在示威者使用暴力时叫口号或鼓励他人挑起事端,就属于违法。
对于在示威现场,大部分警员都没有展示委任证,张达明批评如果高层容许警员违反警例拒绝展示委任证,是罔顾法纪的表现,也令市民和监管机构无从投诉和跟进。而这是警员执勤时的必须遵从的要求,他们也须先通知疑犯才可拘捕。他分析乔装警员拘捕示威者的片段,认为当时警员预知会采取拘捕行为,有足够时间佩戴委任证。而警员在成功制服示威者后,没有权再施加武力。
阿铭表示,卧底警员的出现令前线示威者变得更敏感和提高警觉,相信会影响彼此的信任度。“前线协调上会有困难,大家会互相提防,留意可疑的行为。这会拖慢行动的决策,因为大家要更多时间判断和取得互信。在机场发生的事,正正可能是未来前线的缩影。”
香港武打明星李小龙的一句名言"Be water, my friend" 俨然成为香港“反送中”示威的核心精神。 这场无“大台”,没有领袖的运动至今已经持续两个月。 专家评论说,这种运动如水一般蔓延全港,又如水一般来去自如。 德国之声带读者以倒叙的方式回顾,从6月9日“反送中”大游行开始至今,香港经历了哪些曲折。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C. McGrath在“反送中”示威届满三个月之后,林郑月娥透过电视讲话,宣布正式撤回修例。虽然这是许多示威者期盼的结果,但是这却不能让示威者的怒气平息,因为众多市民关心的“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林郑仍然不允成立,并表示将全力支持现有的单位监警会的工作。众人批评林郑的让步来得“太小太晚”,接下来仍然会继续上街抗议。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9月2日,中学生与大学生都在开学第一天举行罢课集会,跨界别行业则连续两天罢工集会。有的罢课学生穿校服、戴头盔与猪嘴表达抗议,有的学生在校外手拉手组成人链,还有的举标语下跪。不少学生都告诉德国之声,所属的学系并没有留难罢课同学,老师特别在罢课期间为课堂录影或豁免计算出席率,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继续学业。然而,中国国务院港澳半则是以这个事件谴责示威者“将黑手伸进校园”。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C. McGrath“八三一决定”五周年当天,示威者情绪激动,警察清场也更激进。示威者在这天燃烧与投掷汽油弹,而警方也在这天首次动用颜色水。这天晚上,多个视频以不同立场呈现了太子车厢中示威者与乘客起争执的事件,虽然难以证实前因后果,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最终香港警察进入港铁太子地铁站,并对列车中携带雨伞,戴着口罩的疑似示威人群施以重暴,期间不分男女。警方在之后的记者会当中,也无法说明他们在执法当下如何区分一般乘客与示威者。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Ring Yu由于机场的临时禁制令仍然有效,示威者若妨碍机场运作,有可能构成藐视法庭,而遭到控诉。因此,示威者有默契的在机场附近聚集与游走,目的是妨碍机场与其他地区的联络交通,引起国际关注。然而与之前造成机场关闭的“万人接机”不同,这天的行动只耽误了少数航班,大部份飞机航班仍然照常陆续起降,只是一些旅客因为迟迟等不到巴士,决定步行离开东涌。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K. Cheung8月24日 ,香港示威活动进入第12个周末。示威者者举行了"燃点香港,全民觉醒"为主题的观塘大游行。港铁关闭附近地铁站,招致众多示威民众不满。在周末的示威过程中,香港警察再度动用催泪弹驱散在街道上设置路障的"反送中"示威者。这也是近两周以来,警方第一次使用催泪弹。示威者则用瓶子、燃烧物和石块还击。双方还使用棒球棒和警棍互相攻击。香港警方宣布,周六行动中逮捕29人,年龄从17岁到52岁,涉嫌罪名包括非法集会、持有攻击性武器和袭警。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Kyodo8月23日,香港抗议活动以另一新形式发声:以当年开启了苏联解体大幕的波罗的海国家示威运动为榜样,在港铁港岛线、荃湾线和观塘线共39个港铁站组成名为“香港之路”的人链,表达政治述求。示威者同时表示,活动并非要鼓吹独立,而是要凸显和平示威民众团结的力量。
图像来源: Reuters/C. McGrath民阵原本申请从铜锣湾游行至中环,但是警方仅批准在维园集会。维园大约只能容纳十万人。在当天下午两点多,维园就已经挤满人潮,促使民阵发展出“流水式集会”: 在维园被逼爆的前提下,引导民众离开维园,到金钟、港铁一带离开,或者“无限loop”。一整天下来,主办方统计有超过170万人参与集会,警方则宣称维园最高峰同一时间只有12.8万人参与。
图像来源: AFP/I. Lawrence响应农历7月14日于兰节(中元节),示威者在街边“烧衣”(烧纸钱),说要为港府“驱魔除恶”。现场民众自备化宝桶(金炉)、溪钱(纸钱)到警署旁和警察宿舍旁做法、撒冥纸。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V. Yuen两名中国籍男子当晚在香港机场抗议现场被质疑是公安卧底,之后被示威人群捆绑并搜出证件、遭到殴打。最终两人被送往医院救治。被打男子中一人被证实为《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他在被围困时喊出“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此后成为微博热门话题。该事件遭到北京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严厉谴责,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 “这些暴力行为远超文明社会底线,令人发指。” 付国豪隔天出院,获得近百位支持者接风,TVB、大公报、央视也到现场采访。
图像来源: Reuters/Tyrone Siu经历数日动荡之后,8月12日晚上的警民冲突更趋激烈: 北角、西湾河、太古、铜锣湾、黄埔、屯门、葵芳、沙田都有防暴警察的踪迹。一位年轻女性在混乱中疑似被警方布袋弹击中眼部,有失明危险,成为当晚的标志性事件,开启之后以“黑警环眼”为题的机场示威。虽然她的护目镜破裂并且卡有布袋弹壳的照片在网路上广为流传,央视与人民日报等中国媒体报导中却称她是被其他示威者用钢珠打中。
图像来源: Reuters/I. Kato当晚防暴警员从葵涌警署追到港铁葵芳站,进站后也没有放弃,在站内举旗并且隔着闸门往站内发射催泪烟。事后,警察一度否认在葵芳地铁站内发射催泪弹,但是记者和民众都在站内找到催泪弹壳,最后警方在记者会上承认,但称有考量地铁是“半开放空间”。
图像来源: Reuters/I. Kato示威者从当日起一连三天在香港机场举行"万人接机"集会活动。机场抗议者准备了以不同语言印制的宣传海报、单张、小册子等,包括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参与制作小册子的集会人士表示,明白大批人士聚集可能会影响旅客,但希望向旅客表达五大诉求。当天晚间有示威者前往黄大仙警察宿舍抗议,后遭警方清场。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因应前一天晚上香港浸大学生会长在深水埗买“观星笔”被捕,香港反送中示威者发起集结天文馆观星抗议。天文馆当天提早六点就关闭。晚上,人们带着观星笔,以及抗议口号的剪纸到天文馆投影。“激光中”成为当晚的热门歌曲。
图像来源: Reuters/T. Peter香港旺角3日下午举办游行。散场后有示威者将尖沙咀码头的旗杆上的五星旗拆下丢入水中。 5日香港大罢工后,也有示威者将中国五星国旗从旗杆拆下,并抛入海中。香港政府发言人6日凌晨发表声明谴责这些行为,表示这是“公然挑战国家权威”。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Thian港人号召“罢工、罢课、罢市”,获得金融业、医界、运输业等行业别响应。下午,示威者在香港7区发起集会,又有人在天水围包围警署。游行与示威很快的演变成警民冲突。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Thian这天,将军澳示威者一度包围警署,抛砖打破警署玻璃。 在警察出警局之后,示威者随即散去。 紧接其后的西环游行,示威者靠近中联办还未抵达时,警方便出动催泪弹阻挡示威者。 在这之后,示威者展开一连串“快闪”: 用路边可见的障碍物阻碍交通之后立即离去。 一夜之间,示威者足迹踏遍铜锣湾、观塘、天水围、黄大仙等地,防暴警察一直到隔天凌晨三点都还在清场。
图像来源: Reuters/K. Kyung-Hoon在多次的抗争之后,警民之间形成一种默契: 白天和平示威,结束后部分示威者留守,晚上防暴警察出动清场,多半搭配催泪瓦斯。 然而,抗争活动演变到这个时候,开始脱离了初期的多人集中一场游行的模式,转变为多地同时发生的形式。 一夜之间,旺角、尖沙嘴、黄大仙都爆出警民冲突。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I. Lawrence随着上千行政主任和政务主任罕见地发出联署公开信,表达对近来一系列冲突事件的关注之后,公务员在中环遮打花园发起以《公仆仝人、与民同行》为主题的集会。 这也是香港史上,公务员第一次发起集会。 前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王永平受邀在大台上说:“公务员应向体制、和维护核心价值的社会与市民忠诚,而不是效忠特首。 ”这段话引起许多现任公务员的共鸣,成为他们下班后加入集会的原因。
图像来源: Reuters/K. Kyung-Hoon随着“反送中”示威越演越烈,“光复香港,时代革命” 也重新出现在香港街头。这个口号缘起于2016年本土民主前线的梁天琦的参选口号。虽然梁天琦已经在2018年被判袭警罪与参与暴动罪,判处6年刑期且现正服刑中,但是示威者仍然让这句话重现街头,有时还在旁边加上“感谢梁天琦”。另一方面,这句话也被当局视为有港独意味,是违反一国两制的思想。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V. Thian7月28日上环冲突的示威者有44人在30日晚上被控暴动罪,引发民众不满,因此发起包围拘押部分被告的葵蒲警署。 警察一度冲出警署,一名白衣警署警长与一名防暴警察落单,引起民众朝他们丢掷杂物。 在情急之下,“光头”警署警长拿出枪枝对准民众吓阻。 然而他举起的这把枪是雷明登870宕动式霰弹枪,与过去低杀伤力的催泪弹枪不同,是可以装填致命霰弹的枪种,民众因此哗然。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7月30日早上7点50分,数十名“反送中”示威民众在港铁调景岭站发起不合作运动,用背包阻碍车门关闭,导致往黄埔方向调景岭站列车超过一个半小时无法开出。 港铁临时安排免费接驳巴士解决疏运问题。 虽然香港铁路工会联合会宣布不响应罢工,但是公交车公会却发表声明响应罢工。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在和平游行落幕之后,约有两百名示威者尝试往中联办前进,但遭到警方拦截。警方呼吁示威者立即结束“非法集会”,不久便施放了催泪烟与橡胶子弹。双方对峙的过程中,香港警察中的“速龙小队”一度无预警往前暴衝,成功逮捕多名示威者。最后,有多达49人在这个晚上被逮捕。
图像来源: Reuters/E. Su呼应前一周日在新界元朗发生的白衣人暴袭事件,民众在元朗发起游行,从元朗警署出发,行进到元朗西铁站。图为谴责政府官员、警察、乡绅与黑道勾结的“官警乡黑”标语。
图像来源: Reuters/E. Su在白天的游行结束之后,晚上元朗有大批白衣人士持械闯入西铁站,无差别地暴打乘客。 然而警察在40分钟后才到场,而且与白衣人士互动良好,引发“警黑勾结”的猜疑。 透过这个事件,新界乡绅与警察之间的关系浮上台面,引发国际关注警察的执法问题。
图像来源: Reuters/Stand News/Social Media7月21日这天的“反送中”抗议活动是民阵发起的第三场游行,组织方称有43万人参加,警方则称13.8万。游行原本规划要走到金钟,也就是香港政府、终审法院和立法会所在地,但警方出于安全考量缩短抗议路线。游行过程中,示威者突破警方防线,从原本的终点湾仔前进金钟,并推进包围中联办。一些示威者向中联办门口上方的国徽投掷鸡蛋、泼洒油漆。随后在晚上8点半左右,大批携带防暴装备的警察在中联办周边开始推进防线,用催泪弹、布袋弹、橡胶子弹驱赶示威者。在这个事件以后,中联办换上了新的国徽,并用透明的塑料箱保护。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B. Yip下午4点到8点之间,“反送中”示威群众在新界沙田游行,大抵和平。 在游行结束之后,示威民众并未散去。 到晚上9点,警察开始清场,示威者被逼进购物商场“新城市广场”。 警方一方面呼吁示威者离去,一方面又封锁商场出入口。 一名警员在逮补示威者时,被挣扎的示威者咬断一截手指的消息成为当天晚上警民冲突的血腥注脚。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大概在7月中左右,香港各地18区都出现“连侬墙”。 “连侬墙”译自Lennon Wall(捷克文 Lennonova zeď),源自于1980年代,民众在布拉格修道院墙上画上约翰连侬(中国称为列侬、台湾称为伦农)的头像和歌词。之后逐渐演变成表达对当局的不满的街头艺术。 在2014年雨伞革命期间,连侬墙第一次在香港出现,用大量便利贴写满对民主、普选的诉求。 2019年,连侬墙因为香港的反送中运动再次复活,首先在金钟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出现,之后逐渐往其他地区蔓延。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P. Fong在九龙的七七游行之前,大部分的游行都举办在港岛。 这是第一次在九龙区举行游行。 从这时开始,“反送中”游行就有往九龙与新界等较保守的区域蔓延的趋势。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6月14日晚间,“香港妈妈反送中集气大会”曾在中环遮打花园举行集会,而在7月6日,香港妈妈再次在同一地点发起集会。有鉴于“反送中”示威者,尤其是前线与警察冲撞的示威者,普遍年龄层偏低,这些妈妈想要传递他们支持孩子的心情。大会称最多人时有8千人参与。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NurPhoto/V. Yuen在香港主权移交22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包围立法会的示威民众拿起杂物开始撞击立法会玻璃,最终玻璃被撞破,一些民众进入立法会大楼。 警方午夜展开清场前最后一刻,一群志愿者进入立法会把4名想要死谏的示威者拖出立法会,强调“一个也不能少”。这起事件之后引发许多争议,除了港府谴责示威者破坏公物以及暴力之外,示威者也反指警方故意撤退,用“空城计”引诱示威者攻进立法会。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V. Prakash6.16 黑衣200万人大游行 (49223786)
在游行的前一天,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暂缓修例。 没想到市民上街的意愿不但没有被浇熄,还更加坚定: 许多市民认为她避重就轻,没有直面回应诉求。 同样在游行前一天晚上,黄衣男子梁凌杰在太古广场坠楼身亡,成为运动的第一名牺牲者。这两个事件凝聚了示威者的愤怒,让游行人数一口气飙升。主办方估计这次游行有突破200万人参与,刷新香港纪录。 警方则估计人数为33万8千人。这也是反送中示威的服饰首度定调为黑色。
图像来源: Reuters/A. Perawongmetha民阵订下6月20日期限,要求港府回应5大诉求,但政府没有反应。民阵因此宣布行动升级。 6月21日,金钟政府总部对面的夏悫道、湾仔警察总部对面的军器厂街、告士打道,以至湾仔税务大楼等政府大楼,都被示威者占领及围堵出入口,因此瘫痪。 示威者要求政府追究警察开枪责任,也要求与警务处长卢伟聪对话。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Kin Cheung在港府预定二读《逃犯条例修订草案》的当天,抗议民众包围立法会大楼。港府随即宣布推迟二读。 眼看人潮持续占领夏悫道没有散去迹象,港府下午3点便出动警察,用催泪瓦斯跟橡胶子弹驱赶民众。仅用2小时便清场完毕。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电视声明中三度称群众为“暴动”,引发群众不满。 这也促使民阵总结民众五大诉求: 完全撤回逃犯条例修订、追究警察开枪责任、不检控和释放反送中示威者、撤销对6月12日游行的暴动定性、林郑月娥问责下台。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5月,《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在立法会中经过立法程序激烈攻防。随后,香港政府决定绕过委员会,在6月12日迳付大会二读。 此举引发民间人权阵线号召“守护香港反送中”大游行,为示威运动中的第一场游行。 同日,海外29个城市举行集会声援。主办方估计这次游行有破103万人参与,但是警方的数字只有24万。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