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机构讨论设立“核燃料银行”
2006年9月19日如果说以前还有人对总部设在维也那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知之不多,那在去年该机构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于1957年,其目的是监督世界各国的原子能发展计划。该机构的宗旨是,坚持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原则,防止将核技术用于军事目的。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其140个成员国之间有一个监督协定,即所有成员国必须向该机构讲明,它们的可裂变物质存放处,及这种物质的生产基地。原子能机构的专家要对这些核设施实行监控,避免人们将其作为生产核武器之用。
国际原子能机构有200多名监察员,技术员及科学家。这些来自60多个国家的专家监控着世界上近1000座核设施。原子能机构每年为这项监控工作提供三亿四千万欧元的资金。德国是这项工作的最大出资国。
自本周一开始,140个成员国的代表在维也那召开第50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年度会议。成立一个核燃料银行的提案是本届会议要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提案建议核国家为世界上所有国家提供用于核电站的浓缩铀。这样就可以避免某些国家打着建设核电站的幌子而生产核武器。比如伊朗就受到这样的指责。
上周末,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还对此做了宣传。他说,有了这样一个国际性的“核燃料银行”,伊朗和其它一些国家用于和平目的的核燃料就能够得到解决。因此伊朗应该对此感到满意。施泰因迈尔同时还强调了欧盟的立场,即伊朗核危机只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不让安理会插手此事则最有希望获得成功。而美国人却一直不断要求安理会做出制裁伊朗的决议,但其它国家对此持谨慎态度。
伊朗核计划问题肯定也是本届原子能机构年会的重要议题。原子能机构专家认为,美国政治家有意相信错误信息。但他们同时尽量避免与美国发生争执。
专家们的看法使人联想起伊拉克战争前原子能机构与美国政府的争执。当时美国提供的报告中称,伊拉克已经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伊拉克并没有生产这些武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甚至在伊拉克战争前夕还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而强调了用军事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