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双保险方案”催生香港人意识

2014年9月4日

围绕香港2017年特首普选问题,在香港内外、中国内外引起了激烈的争议。这座回归中国17年的城市,依旧有着极高的国际关注度。德国智库科学政治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格德哈特博士就此接受了我台专访。

Hongkong Proteste 01.09.2014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为什么北京方面一直坚持特首候选人必须满足"爱国爱港"的前提?

格德哈特(Dr. Nadine Godehardt):中国中央政府之前也说过,主要是两个理由。中国希望有一个"爱国"的特首,是因为北京希望继续保持对香港的控制。官方的说法是要确保"国家安全"。这意味着,北京方面存在一定的担忧,害怕如果一个民主派的候选人上台,香港将来会出现分离的迹象。所以,北京还是希望能有一个明确支持中央政府、支持中央政策的人当选。

德国之声:如果没有这个"爱国爱港"的前提,香港分离出去的危险会越来越大?

格德哈特:我想,北京方面当然多少有点担心。担心如果对特首人选、对香港局势失去控制的话, 香港政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北京就失去了对香港政局施加影响的渠道。而通过对候选人名单的筛选,北京则依旧能掌握香港政改的节奏。我想,这对北京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当然北京需要一个支持中央政府的特首。北京方面最主要的担心是:如果允许真正的香港民主普选,那香港可能就会选出一个对北京持批评态度的特首,这正是北京所要竭力避免的。

人大常委秘书长李飞在香港解释普选方案的过程中不断遭到抗议。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您认为,北京政府是因为害怕,所以才坚持要设立"爱国爱港"这一前提?

格德哈特:北京是想要继续保持对香港的掌控。当然也不是说要完全控制。中国是想在那里保持某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而不是西方式的民主。这一体制当然要在北京的掌控下。

德国之声:那现在北京的这套构想,是否能够有效实施?

格德哈特:我认为,北京走了一步很聪明的棋。香港,尤其是泛民主派现在面临一个困局。虽然届时只有这么两三个候选人,但毕竟所有的香港选民都有了投票权,和现在的情况相比,拥有投票权的人数大大增加:这将是500多万选民。不过,他们只能选举特定的几个候选人。而一旦立法会没有通过这项方案,那就依然按照现行的特首任命方法,依然是小圈子选举模式,或者说依然保持直接由北京指定的方式。对于北京来说,这是一个双保险方案:不管香港立法会作出怎样的决定,对北京都是有利的。所以我认为,泛民主派政治人物无法施加太多的影响力。

“北京的双保险方案,反而更容易激发起香港人的自主意识。”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

但另一方面,香港的舆论环境则会发生很大的转向。那里的游行示威文化很强大,其抗议不仅仅指向北京的中央政府,也指向香港特区政府。现在"占中"活动中,年轻人数量很多。北京的决定,催生了这些人的自我认同感。长期来看,会出现问题。但就现在来看,香港的反对派还无力推翻北京作出的这一决定。无论"占中"抗议如何发展,我都不认为立法会真的能否决这一普选方案。

德国之声:我们也注意到在部分中文媒体中,这些天流行着一种说法:中国政府对待香港的反对派已经是相当"客气",尤其是与它对待内地的异议人士相比。您怎么看待这一说法?

格德哈特:对于中国来说,香港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议题。香港毕竟还是比较国际化的城市,所以国际社会对其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英国。因此,哪怕只是当地的一些小事,都有可能成为负面新闻传遍世界。而且,这些消息传递到国际舆论时,反对中国当局的声音肯定会比支持中国的声音更为响亮。

所以,我能够理解许多中国人认为香港已经算是比较民主了,但另一方面,在香港发生的事情不仅仅会被用来和国内比较,也会和国际比较。

德国之声:内地以及香港的部分媒体这些天也刊发评论认为,香港在过去英国殖民时代根本就没有民主选举港督的权利。现在公布的特首普选方案虽然不完美,但毕竟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从这个角度出发,难道泛民主派真的是在吹毛求疵么?

格德哈特:我们首先要明确:香港从前是殖民地,殖民体制当然不是民主的。这和现在完全是两码事。现在的问题是,当年定下的《基本法》框架,许多条文都非常模糊,发挥空间非常大。我认为,邓小平当年谈判时,肯定是有意让后人有更多的周旋空间。这使得现在香港对政治的讨论非常热烈。但是,自从前些日子《一国两制白皮书》颁布以来,中央的这些决定都没有让香港人太多参与。北京方面的这种做法,确实是不够聪明。北京应该想想,香港究竟有多大的可能选出一个"反北京"的特首?我觉得在香港这样一个商业社会、又处于一国两制之下,选出这样的人是不大可能的。当然批评性的声音一直会有,但是一个对北京持批评态度的人,还是很难在选举中脱颖而出的。

而现在,北京方面的一系列决定,几乎没有给香港以讨论的时间。对于香港人,尤其是对于反对派来说,这当然难以接受。

此外,我觉得当年邓小平有一个构想,内地也以香港为榜样,设立多个经济改革试点城市。我认为,这本应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巨大机遇,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现实。中国政府错过了这个机会。现在,中国政府面对的则是香港的抗议和示威。

德国之声:那现在香港的反对派到底还有多大的机会来改变人大的决定?

格德哈特:我觉得立法会还是会通过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的,普选方案不会被推翻,毕竟香港主要还是一个商业社会。而"占中"运动等院外力量,他们的抗议活动,将能够激起香港社会的各种讨论,让大家关注"香港究竟怎么了?""香港人究竟是谁"这样的话题。这种讨论,还会让香港人和"中国"这个概念拉开距离,甚至会和"一国两制"拉开距离。年轻一代,尤其是没有真正亲历过97年的一代,他们将很可能觉得,自己首先是个香港人,其次才是中国人。这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采编:文山

责编:苗子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