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台湾年轻选民 民生最重要

2011年11月9日

2012年1月14日台湾将举行总统大选,目前选战已经打得如火如荼。两岸议题、族群认同曾经是大选中重要的议题,但是年轻人真的关心这些议题吗?他们关心的是那些事情?

2012年1月14日是台湾总统大选的投票日图像来源: AP

选战开打,民调结果几乎每周更新。《今日新闻网》11月8日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国民党的马英九的支持度为35%,民进党的蔡英文获得33.2%的支持率,支持宋楚瑜的有13.1%。马蔡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小。国民党因此更需要抓紧年轻选民的心。因为,国民党向来在年轻选民中的支持率偏低,《中国时报》最新民调显示,蔡在20-29岁年轻选民仍领先9个百分点。TVBS民调显示蔡在年轻族群支持度达52%.。在台湾20岁以上的人有投票权。2012年首次有投票权的所谓"首投族"的人数有近130万。20岁到30岁的族群大约有230万人。这个族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国民党加强对年轻人的工作

国民党青年团成立研究孙文学问的“文哥日知会”图像来源: K.T. Thompson

为了拉拢选民,国民党成立了"青年团"为马英就拉票。青年团还成立了名为"赞妹团"的拉拉队,"文哥日知会","民主选战营"等等的组织。而这里的"文哥"指的是孙中山,孙文。这个研究会研究孙文学说,所以名叫"文哥日知会"。取这么新潮的名字,自然是为了吸引年轻族群的注意。国民党青年团学校服务处专员李培育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提到,国民党其实一直都很关心年轻人。他说:

"针对年轻族群我们推出了相关政策,提出对就学、就学贷款等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我们很重视学生族群的选票,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去拉拢一向对政治比较冷感的年轻族群。他们觉得兰绿在争吵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希望让年轻族群知道我们究竟在做什么事,深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互相磨合。"

青年族群向来是民进党的大票箱

民进党当然不会放弃他们传统的大票箱,今年也推出了"蔡英文的青年军"或称"B Group",大约有100名成员,在4个城市有驻点。他们的任务是当蔡英文到达他们的城市时,陪同蔡英文走行程、造势、发放文宣、收集建议等等,同时也参与社会工作,比如照顾老人、原著民学童等。另外还成立"小英的同学会"的组织,目前大约有2300个会员。

民生议题成为年轻人主要关注的议题图像来源: AP

民进党青年部主任李政毅指出,民进党在年轻族群中的支持率通常比国民党多10%到15%。但是他认为,今年的差距会扩大到20%左右。李政毅认为,年轻人普遍关心的是学业、就业、生活层面的问题。族群认同和两岸的议题,比较不受年轻族群的关注。

"丛2000年到现在,所谓的'台湾人认同'基本上已经很清楚了,在年轻人心中已经生根了,我相信这一代的年轻人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他们会认为台湾和中国是不一样的国家,不像上一代的人有这么多认同上的分歧。他们如果去中国工作,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出国打工'。我觉得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他们自己未来发展的问题,我认为,国家认同的问题在他们心中根本不存在。"

李政毅认为,两岸关系也不是年轻人关注的问题。他说:"他们身边有许多通过两岸交流来台的中国学生,他们和这些中国学生都相处得很好,他们相信,这样的交流应该不会被中断,不管是哪一个政党上来执政。我相信,他们最关心的两岸关系的部分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如何在就业上或薪资上得到比较好的帮助,我不认为他们会担心,换党执政后两岸关系会有比较激烈的变化。"

年轻选民:民生议题才是主轴

年轻人真正关心的是,在就学时可不可以获得学业贷款,之后还不还得起贷款,毕业后能不能顺利就业,就业后的工资太低,买不起房子,结婚后养不起孩子等等。辅仁大学心理研究所的宋佳伦(28岁)也面临同样问题。她说:"我自己在去年暑假以前是一个对政治一点感觉都没有的人。我之所以会对政治有意识是因为我发现,我们年轻人的生活太糟糕了,我们愿意工作,但是工作的条件越来越差,越变越差,然后有许多派遣公司。"

参选是为了改变现况

宋佳伦曾在许多派遣公司里待过,就业之路并不顺利。几经考虑后,她决定参加政治,与其既往政治任务改善她的生活,不如以自身的力量来改变不利于年轻人的状况。去年她参加了台北市市议员选举。很辛苦的募得20万元台币的参选保证金,然后参选。因为没有钱租房子作为选举办公室,她在台北市中心的228公园搭纸箱,当作办公室,当时还引起许多年轻人的注意。结果她大约得到2200票,没超过3000票的门槛。根据选举办法,如果没有超过3000票,保证金就被没收,因此宋佳伦是"血本无归"。但是,她还是认为这次的参选经验很"珍贵",让她学到很多东西,一切是值得的。

32岁的王钟铭也认为,两岸关系、国家认同都不是一般年轻人关心的议题,虽然他自己很在意这些问题。除了民生问题,他觉得环保问题也很重要,而且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他说:

"比方说环境议题、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等,我觉得这些对我来说比族群、国家认同更为重要。"

作者:邱璧辉

责编:洪沙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