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之间要不要互相帮助?
2013年3月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黑森州州长布菲耶(Volker Bouffier)表示:"对簿公堂是一种政治上的自卫行为"。他的这番表态,也得到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的支持。后者表示:"我们不能把自己财政收入的10%送给其他州,而它们却把这些资金花在我们为了避免高额负债而舍不得花的地方。"德国巴登-符腾堡(Baden-Württemberg)州州长克雷齐曼(Winfried Kretschmann)甚至把各州之间财政平衡的政策看作是"不公平"及"愚昧"的。黑森、巴登-符腾堡以及巴伐利亚州多年来向其他13个州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财政援助,而这些州现在更是只进不出。目前最能从中获益的就是柏林。
各州之间财政平衡政策的目的
世界上许多国家里既有能够从肥沃的土壤,或者工业化进程中获益的地区,也有人们找不到工作,甚至需要挨饿而得不到任何帮助的地区。德国想要避免这一情况,所以早在1950年就想出了平衡各州财政的主意。1995年,两德统一后新进入德国版图的东部各州也加入了这一体系。该体系的目标是:每一个德国公民应该尽可能的享受同样的生活水平,无论他所在州的财政收入状况如何。
德国一共有16个州。二战后的宪法确定了德国的联邦体制,为的就是永远避免一个人,或者一个政府能够统治全国。由此也就产生三个政策层面:联邦、州、以及地区。每一层面都有自己负责完成的任务,也能够为此从公共税收中获得拨款。负责管理税务的不是联邦的一个中央机构,而是各州自己的财政局,他们负责征税,也负责分配税收。
由于德国各州大小不一,在人口数量以及经济结构上也有不同之处,所以一些州的财政收入比其他州的要高。不容置疑的是,必须采取某些措施对此加以平衡。当前对各州财政平衡政策的批评焦点是相关政策的框架。
发起抗议的原因
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费尔提出的批评正中要害,他发问:"怎么能在德国达成协议,履行减债义务的同时,让一些富有的州都不得不为财政平衡政策的支出而负债。"事实上,各州政府在中小学、大学、警察、文化、住房补贴、幼儿园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已经庞大到让一些原本很富有的州都无法再慷慨解囊。
黑森以及巴登-符腾堡州的州长们认为,现在缺少一种激励制度。"谁要是努力,就会得到惩罚,必须交钱。而其他各州根本不用担心如果他们不改善自己的收入,将面对怎样的后果。"他们表示,仍然愿意与其他各州团结一致,但这不能建立在过渡利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
改进方案
提出抗议的各州州长希望有所改变。他们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德国联邦政府必须为柏林承担更多的费用,因为许多费用都是由于这个城市是联邦政府所在地而产生的。总的来说,德国各州都应该有权更加自主的制定税务政策。"
大多数只进不出的州对这一建议都不太看好。和黑森、巴登-符腾堡以及巴伐利亚州的谈判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产生任何解决问题的建议。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最晚6年之内必须有所改变。因为目前各州财政平衡措施2019年就到了截止期。
财政平衡政策曾经辉煌
财政平衡政策体系也有过成功的时候,这一点从历史中就可以看出:许多州渐渐的从只进不出转变为出资州。其中最成功的就是巴伐利亚,它直到1993年为止还一直能够从财政平衡政策中获益。巴伐利亚的经济原本以农业为主,财政税收并不多。
在"笔记本电脑和皮裤子"(Laptop und Lederhose)精神的指引下,巴伐利亚州的各界政府从1980年开始展开了吸引私人企业以及工业化投资的进程。德国联邦政府曾经对巴伐利亚州政府的补贴政策提出批评。 "但我们还是这样做了"巴伐利亚经济顾问委员会会长霍夫曼(Jürgen Hofmann)说。他指出,1992年投入使用的慕尼黑国际机场就是这种政府坚决扶持项目的例子。而慕尼黑机场如今已经是欧洲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为巴伐利亚州提供了许多获益的机会。
霍夫曼强调,经济转型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同时启动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我们就像千足虫一样"除了坚定决心促进经济以外,还发展了许多高校,并扩大了它们的研究领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吸引了许多高科技公司到巴伐利亚投资。经济专家霍夫曼承认:"各州财政平衡政策当然也帮了我们一把。但同时我们在州财政预算方面也一致奉行了严格的节约措施。"
如今指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财政援助的各州也应该以巴伐利亚州为榜样。但是这些建议也并不完全都有效。因为巴伐利亚州有一个优势:十几年来,只有一个党派总是能够以绝大多数支持率掌握执政权,这就是基社盟(CSU)。而这种情况使得执政党能够贯彻落实一些长期性的政策,德国出现类似情况的就剩下由社民党(SPD)长期执政的北威州。现在人们正在等着看到下一轮联邦议院选举的结果。因为到那时,执政层才会决定是否要将各州财政平衡政策诉诸公堂。
作者:Wolfgang Dick 编译:任琛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