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同拍西藏影片 藏汉导演略有不同”

安静
2018年2月24日

藏族和汉族导演拍的西藏题材电影中有些细微的不同可能是非藏族观众无法察觉的。藏族导演拉华加的长片处女作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竞赛单元,他在接受本台专访时举出一些例子。

Berlinale Film Wangdrak's Rainboots
《旺扎的雨靴》改编自才朗东主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生活在藏地农区的小男孩旺扎对一双雨靴的渴望。图像来源: N. Niu

(德国之声中文网)"旺扎几岁啊?""你们什么时候拍的电影?""旺扎真的很喜欢这个雨靴吗?"……藏语儿童题材电影《旺扎的雨靴》在柏林电影节上全球首映,中外小观众们提出的问题没有让藏族导演拉华加感到惊讶,他向德国之声介绍:"中外小朋友的问题都很简单,也很类似,说明可能还是有共鸣的。""大家应该是看懂了,有个小孩还跟我说,他/她自己特别能理解旺扎这种渴望得到雨靴的心情,因为他/她自己也很想要一台苹果手机,但是母亲不给他买。"

这位不到30岁的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入围了今年柏林电影节的新生代竞赛单元(Generation),参与角逐"水晶熊奖"。拉华加会很自然地跟人用双手握手,言谈举止中透露出真诚和谦逊。他坦言,作为一名新人导演,执导儿童影片其实不无挑战,但庆幸的是,他有一只经验成熟的团队。确实,拉华加的团队中有著名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担任影片监制,两度提名金马最佳摄影的吕松野担任摄影,青年电影制片厂陈中国和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孟中制片。

除了小朋友以外,影片也吸引了一些大朋友。有些德国观众对该片中的西藏美景赞不绝口。对亚洲文化感兴趣,汉语系毕业的德国姑娘Louise在观影后告诉本台记者,影片情节其实很简单,但是却让人感动,引人入胜。

青睐西藏题材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拉华加迄今为止拍摄的都是西藏题材影片,当被问及他未来是否会尝试其它类型的影片时,他回答道:"目前来说,还是想专注于西藏题材的电影,未来可能还是想尝试一下其它类型的电影,但是需要先经验积累,才会尝试驾驭。所以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提到西藏题材影片,不得不说去年被一些媒体誉为"现象级作品"的《冈仁波齐》。这部张杨执导、讲述藏人朝圣故事的文艺片可谓叫好又叫座,票房过亿。观看过该片的拉华加肯定地评价道:"是部好片子,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是,观众喜欢程度还是取决于题材,比如说张杨导演的另一部《皮绳上的魂》,票房就没有那么惊人了,大概三百多万。"

拉华加另外注意到,现在很多年轻的导演喜欢去西藏拍电影,"但不少走到中间就因为各种原因或条件放弃了。""西藏题材现在相对而言还是小众电影,数量也较少,小众的导演基本都是在诚心意诚意地创作,所以多数作品都还不错。如果没有诚意,即使拍摄西藏或者少数民族题材也不一定会受到观众的喜欢。"

区别在细节

作为一名藏族导演,拉华加认为,非常了解藏族文化的人能看出藏族和汉族导演在拍摄西藏影片的细微区别,哪怕演员都是藏族的。他举例说,之前戴玮导演的《冈拉梅朵》、《西藏往事》以及张杨的这两部作品等,对一个不了解藏族文化的观众而言,是看不出这些电影和藏族导演拍摄的区别。

拉华加补充道:"比如《皮绳上的魂》里面的主演 ,虽然他们都在讲藏语,但是我们藏人看来,有人讲的是康巴的藏语,有人说的是安多的藏语,还有人说卫藏的藏语,不同的方言其实交流起来是有问题的,这就像上海话和湖南话的区别。而《皮绳上的魂》片中演员交流没有任何问题,这在我们藏人看来还是有些别扭。包括导演杨蕊执导的《金珠玛米》,里面的演员讲的其实不是口语,而是很书面的语言,就像在念剧本一样,缺乏一些情绪,藏语是母语的人还是能感受到这些细腻之处。另外还有一些影片中的服饰等细节也能看出区别。" 当然,拉华加也强调,电影还是可以起到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作用。

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xinwen@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

《冈仁波齐》讲述藏人朝圣故事图像来源: DW/Zhang Yang
拉华加与小演员周拉多杰在柏林电影节首映现场图像来源: L. Gyal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