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吹哨人”的命运:李文亮已死!蒋彦永何在?

2020年2月10日

李文亮医生的死,让“吹哨人”一时成为中国网络上的热门词汇之一。在哀悼李医生的同时,不少人想起了另一个仍在世的“吹哨人”——蒋彦永。但这个名字却已经从中国媒体上消失了很久。

Trauer Dr. Li Wenliang Hongkong Coronavirus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AP/Kin Cheung

(德国之声中文网)"如果17年后的今天没人记得蒋彦永,谁能断言17年后还会有人记得李文亮?"有中国网民在微博上这样问到。

因为在微信群里讨论疫情而被警方训诫的医生李文亮,成为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标志性人物之一。而他的去世,更是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掀起一股哀悼"吹哨人",质疑政府信息政策的浪潮,有人称之"微信圈国葬"。

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名字也被不少人想起和提起--蒋彦永。

揭露"非典"一战成名

2003年4月,曾任中国解放军301医院外科主任的退休医生蒋彦永不满时任卫生部负责人张文康隐瞒"非典"(SARS)疫情,而向媒体投书揭露他所掌握的病例数量等信息,希望引起官方重视。

此后这一消息被国际媒体披露,引发强烈反响。最终,时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要求不得瞒报疫情,张文康被免去卫生部党组书记职务。

直到此时,外界才得知非典疫情的严重性,中国政府也全面动员抗击疫情。尽管如此,非典依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800多人死亡,其中中国大陆300多人,在比邻疫情爆发地点广东的香港也有近300人丧生。

"抗疫斗士"失去人身自由

与李文亮命运不同的是,年近90的蒋彦永依然在世,但非典过去17年后,当年和他齐名的钟南山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抗疫斗士",蒋彦永的名字却不再出现在官方媒体上,甚至人身自由也遭到了剥夺

英国《卫报》最近一篇报道引述蒋彦永的一位密友称,中国官方去年4月开始切断了蒋彦永与外界的联系,并限制他出行。因为此前蒋彦永写信给中共最高领导人要求平反六四。

蒋彦永的妻子华仲尉确认了丈夫遭到软禁的消息。她对《卫报》记者表示:"他(蒋彦永)不可以联络外人。他在家。他没有(与外界)联络方式。"蒋彦永身体和心理状况都不好,去年曾因为肺炎住院治疗。除此之外,她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情况。

蒋彦永的好友对《卫报》表示,蒋彦永去年4月在自己曾供职60余年的301医院住院,期间遭到严密看管,不准家人探视。蒋彦永出现焦躁情绪,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导致记忆严重受损。此后官方还严格限制他的行动。

这并不是蒋彦永第一次触怒官方。2004年,也就是因为揭露"非典"疫情而名声大噪之后的第二年,蒋彦永就上书官方,要求平反六四民主运动,被当局拘禁7周,名义是"参加学习班"。后来获准回家,但实际遭到软禁,直到2005年3月。期间要求前往美国探望女儿的申请也遭到拒绝。

其实,在非典疫情期间以及之后的一段不长的时间里,蒋彦永并不是中国媒体上的禁忌人物。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后不久,商业媒体《三联生活周刊》曾对他有长篇人物报道,标题是"蒋彦永: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其中详细记述了他揭露非典疫情的前前后后。

蒋彦永究竟为何要甘冒风险,揭露疫情?报道引述蒋彦永接受他人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给出解答:"我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老百姓的利益。SARS也绝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如果不能迅速控制,受害的不只是北京、中国,也是全世界,所以我一定要说这个问题。"报道引述当时采访记者称,蒋彦永说这句话时"禁不住流下眼泪"。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网站上也转发了《中国经营报》在2003年5月刊登的评论文章,标题是"低调处理蒋彦永?"作者质问舆论为何迥避谈论蒋彦永,或是在有意无意地低调处理蒋彦永。"是因为蒋彦永'不守纪律'吗? 是因为蒋彦永揭了我们的疮疤吗? 是因为蒋彦永揭露了我们的丑闻吗?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蒋彦永按照纪律向卫生部揭露部长张文康的造假行为,那将是一个什么结果?"

这些报道至今仍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而在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搜索"蒋彦永"也可以找到许多关于他的消息和评述。

"在2003年中国抗'非典'历史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记住这个名字。"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的文章中写道。

随着这些文章在微博上流传的还有一张照片,是蒋彦永和以揭发艾滋疫情而知名的高耀洁在交谈。这张照片被网管大量删除。中国社会活动人士胡佳在推特上表示,这张照片是他在2004年2月拍摄。当时是蒋彦永和高耀洁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会面,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胡佳在推特最后写道"现在高耀洁教授流亡美国多年,蒋彦永教授被管控在京。这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真相的态度。"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