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四分之一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8年9月5日

消费者对仿冒商品越来越不在乎了。调查显示,许多购买者有意识地购买伪造品。受冲击的不仅仅是奢侈品行业,许多日用百货同样深受造假之害,而仿冒伪劣商品给正规厂家带来的损失已经达到几百亿欧元之巨。德国之声中文网综合报道如下。

欧盟海关截获假鞋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下面这个数字会让许多正规厂家胆战心惊:根据周四在柏林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超过四分之一的消费者至少"时不时"地会购买假货。28%的受访者在过去三年中曾经购买过侵权和仿冒商品,而这个比例在年轻人中还要高很多。

买假货 无所谓

受安永会计事务所和德国品牌协会的委托,市场调研机构Valid Research调查了德国、奥地利、瑞士和荷兰的2500名消费者。根据调查结果,超过60%的被调查者曾经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有意识地购买过仿冒商品。在大部分情况下,低廉的价格是他们这么做的原因。

另一方面,只有很少消费者担心购买廉价仿制品有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的个人名誉上的损失。调查指出,九成消费者不认为购买假货会让他们在亲朋好友中的形象受损。"现在,伪造品已经被社会接受。"调查的主持者彼得·舒默尔不无担心地说。

正规厂家蒙受巨大损失

很明显,假冒伪劣商品给欧洲经济带来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安永指出,仿制品使正规消费品生产厂家每年蒙受多达350亿欧元的损失,这相当于这个行业全年营业额的2%。而这个数据并不包括间接损失 - 比如对企业形象的损害或者治理造假所需的费用。

舒默尔说,现在,受到仿冒侵权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奢侈品行业。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在被仿冒:从洗衣粉到药品,从速食食品到沐浴露。

受假货冲击最大的是鞋帽、成衣以及化妆品行业。假货制造商往往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正规厂家的注册商标,或者对他们的产品进行简单的仿制。2007年,欧盟海关查获的此类仿冒品超过了惊人的7900万件。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鞋帽和成衣类仿制品都来自中国,假冒化妆品则来自其他一些亚洲国家。而51%的假冒食品和饮料是在东欧生产的。舒默尔说,仿冒品的生产者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正常销售渠道中,有时,甚至在正品上市之前,仿冒品就堂而皇之的摆上了市场。

应该有更严厉的处罚措施

许多企业估计,假冒伪劣商品带来的威胁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将有增无减。拥有超过400家德国企业会员的德国品牌协会希望能够对造假者处以更严厉的惩罚并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造假者很少被发现,被处罚的情况就更少了。"没有人(因为造假)被关禁闭。"品牌协会主要负责人克里斯托弗·卡内基赛说。他认为,造假者应该被处以至少6个月的监禁。

对付造假者,另一批从事企业公关活动的工作人员也有他们的方法:32年以来,他们为造假者设立了类似于好莱坞"金酸梅奖"的奖项。"奖杯"是一个有着金色鼻子的丑陋的黑色小人 - 这正是生产仿制品和盗版商品的造假者所应得的。

今年的"获奖"结果显示,在知识产权方面出现问题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和欧洲同样有这个问题。比如今年获得"银奖"的便是来自北威州阿伦的海因里希·温科曼有限公司(Heinrich Winkelmann GmbH)。该公司销售的用于暖气系统的密封膨胀水箱很明显抄袭了瑞士诺玛特斯股份有限公司(Pneumatex AG)的"PND"系列产品。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