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社会

在医院迎接2023年

刘文
2023年1月4日

在中国,人们是如何迎来2023年的?一位在ICU病房工作的武汉医生说,她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参与元旦的庆祝活动。另一位二十多岁的女生则是在新年前进了医院。还有人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

图为2022年12月31日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的急诊科,一名亲属正在照顾新冠病人
图为2022年12月31日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的急诊科,一名亲属正在照顾新冠病人图像来源: CHINA DAILY via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2022年的最后一天,武汉街头人山人海,人们聚集在汉口江滩等热门地点,迎接2023年的来临。从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随着响亮的倒数声,数万只气球飞向天空。

一位在ICU病房工作的武汉医生则告诉记者她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参与元旦的庆祝活动。她本人在12月上旬,封控政策刚放开后就感染了新冠,经历了高热、咽喉痛、持续不断的咳嗽等症状,病情稍微好了一些后,她就被要求回到医院工作,因为感染的医护人员实在太多,造成了医院人手的严重不足。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她告诉医院现在集中了全院的资源抢救新冠重症患者,许多其他科室的员工也都在帮忙。每年冬天本身就是流感高发季,现在急诊的病人比往年同期更多,而因为床位有限,所以也并不是每位病人都能收治入院,而转去条件更好的医院请更好的专家会诊这些就更是奢侈了,“因为全国的医院都人手不够”。

在ICU病房中,她每天都忙着和死神赛跑,也总会目睹有人抢救不过来之后与世长辞。她告诉记者,在病房中接受插管等治疗的重症病人以老人为多,而80岁以上并有基础疾病老人更是占了大部分。而这类人的病情通常发展很快,病情一旦极速恶化,很多时候真的没办法抢救过来,“即使插管了也很难活下来”。

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十来天里,她在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负担,经常失眠,睡不好再加上工作时间长,原本就未痊愈的咳嗽也加剧了。她说自己现在觉得胸闷,上下楼梯都会觉得喘,只能尽量坐电梯。她还说身边的同事也都差不多,阳性之后休息几天就回来工作,回来工作一段时间因为劳累再次病倒,一波一波的医护人员接连生病,而坚持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则顶着高压转,如此往复。她无奈地表示作为医生,自己想要履行治病救人的使命,但身体又实在吃不消。所以她已经申请了休假,希望能够先保重自己的身体。

疫情海啸 中国各地医院直面冲击

02:0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医院里人满为患

在北京工作的小硕亦于新年前几天进了医院。二十多岁的她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中大部分都已经“中招”,朋友圈里常见的言论也是年轻人感染了没什么问题,休息几天就好了。她感染之后,也没有多在意。当她连续几天高烧超过39度时,也想的是在家里躺一下吃点药,把医疗资源留给有需要的人。

她是感受到心脏疼痛的不适之后才前往医院就医。医院里人满为患,门口不停有救护车来来去去,也不停有人推着躺在担架上神情痛苦的病人冲进医院。她挂了急诊的号,所见范围内的大多数病人也都是看和新冠有关的疾病,一些其他专科的门口则人迹寥寥。等待叫号的病人或者瘫倒在座位上,或者抱着棉被躺在墙角的空地,或者戴着口罩坐在轮椅上。医院里到处是此起彼伏的咳嗽声,除了患者以外,来陪护的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中也有不少人都在咳嗽。

挂了急诊号之后,要三四个小时才能被叫到自己的号码。之后,等待抽血,等待做胸部CT的患者的也有很多。输液室里几乎都是年纪很大的老人,有些要借助轮椅,有些要借助拐杖,有些歪倒在陪护家人的身上。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在等待床位,而病房里也早就人满为患了。

小硕告诉记者,给她看病的医生今天第一天转阴,刚转阴就被叫来工作,一连工作好多个小时,连休息和吃饭的事件都没有。

在急诊室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去世

过去的几天里,一位家在深圳的不愿具名的女士则一直奔波于家和医院。在家中照顾还未感染的女儿,在医院照顾病重的长辈。她说自己算是对开放之后疫情的爆发准备地比较充分的那批人:十二月初就开始囤药、口罩和抗原,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她又到处寻找能够买到辉瑞Paxlovid特效药的途径。在私下兜售辉瑞特效药的药贩把价格从一万涨到数万人民币之后,她又开始寻找能购Paxlovid的印度仿制药的途径。除了为家人做好防疫工作,她还热心地把药品和抗原送给有需要的人。

她一直坚持做好防护,但坚持了到十二月下旬,自己和家中不少亲戚相继感染,而一位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长辈也不幸感染。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替家中长辈叫了救护车送到医院。在急诊室等待了六七个小时之后,家中长辈终于得到了治疗,并且在等待了快一天之后,得到了宝贵的病房床位。她说自己在急诊室等的那一个晚上极其难熬,除了面对许多饱受病痛折磨只能默默等待的老年病人之外,她还看到了至少三具遗体在她面前被推走。医护人员告诉她最近工作压力和强度都非常大,在急诊室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去世。她也并没有抱怨等候时间过长,反而是体谅医护人员,觉得他们都很辛苦,也很伟大。

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在接受插管治疗的老人因为本来就有好些基础疾病,所以即使插管上了呼吸机,病情也不容乐观。12月30日,记者得知她家中的长辈已经辞世。

官方数据受到质疑

中国官方所公布的新冠病毒死亡病例一直都非常少,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12月31日0-24时和1月1日0-24时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死亡都是1例。

官方公布的数据和人们在医院急诊室观察到的情形并不能完全对应,面对质疑,中国官方的解释是:“全球对新冠死亡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两类,一是因感染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二是感染后28天以内全口径的死亡。通俗地讲,就是‘因新冠死亡’和‘伴新冠死亡’。中国从2020年以来,一直采取第一类死亡判定标准。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病死率是多少。中国已着手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收集疫情相关信息,将一如既往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死亡和重症病例信息。”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