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利比亚不得安宁

2013年10月14日

自从利比亚革命以来,该国国内冲突四起。而政府面对武器和暴力的扩散却毫无办法。社会分化进程已经不可阻挡。

Libyan security gather in the capital Tripoli on September 21, 2013, as they prepare to secure neighborhoods and the headquarter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ollowing a decision by the National Congress to clamp down on crime and criminal groups around the capital. AFP PHOTO/MAHMUD TURKIA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HMUD TURKIA/AFP/Getty Images)
图像来源: M.Turkia/AFP/Getty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巴尼·瓦利德(Bani Walid)镇上的入口处刻写着这样一句话:"真主、穆阿迈尔(卡扎菲)、利比亚,别无其他。"这是卡扎菲支持者的宣战口号。自从反对派获胜后,他们就广受唾弃。这个距离首都的黎波里170公里山间小镇的居民们认为自己是革命中的失败者。这个城镇在革命期间和之后都是武力冲突频发的地方。卡扎菲被推翻后,这里的居民原本能够享受到的特殊待遇已经一去不复返。

巴尼·瓦利德镇的居民大多属于瓦法拉(Warfalla)部落,这也是利比亚最大的部落。和卡达法(Gadadfa)部落一样,这两个属于前领导人卡扎菲的部落曾经都能享有特权。通过部落之间的关系,巴尼·瓦利德和地中海边的苏尔特(Sirte)以及西南部首府塞卜哈(Sebha)联系密切。2011年利比亚动荡期间,这三个地方都基本站在政府一边。

直到现在,还可以在巴尼·瓦利德到处看到战争破坏的痕迹。2011年,北约空军对附近山头的一座小城实施轰炸。自从利比亚政府2012年10月在当地发起军事攻势以来,巴尼·瓦利德就更像是一个摇摇欲坠的要塞。这里和港口城市米苏拉塔(Misrata)的紧张关系导致了军事行动的爆发。米苏拉塔是卡扎菲反对者聚集的重地。

巴尼·瓦利德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创伤图像来源: DW

复仇,清算以及部落战争

与米苏拉塔和巴尼·瓦利德的情况相同,利比亚全国境内的冲突四起。冲突发生的地方大多都是拥有武器的民族组织通过斗争,企图获得影响力、土地和资源。面对这种情况,利比亚的过渡政府几乎一筹莫展, 这也是因为政府统一将反对派规划到正规军中,而这些人还是更愿意服从其直接长官的命令,也更把捍卫自己部落的利益视为首要任务。

卡扎菲2011年10月被推翻后,对战争犯的复仇和清算行动就全面展开。其中的一个例子是卡扎菲支持者曾经的重镇塔沃尔阿(Tawargha)。革命爆发前,这里曾生活着大约3万居民。当时来自附近城市米苏拉塔的反对派作战旅将这里的居民不是扣押,驱逐,就是将其杀害。从那时起,这里就成为了一片鬼城。

对40年独裁历史的清算让暴力的循环继续存在。在卡扎菲统治下失去土地的民众,如今又用暴力手段将土地抢了回来。

图阿雷格人和图布人争取话语权的决心越来越大图像来源: Valerie Stocker

革命已结束,武装仍继续

革命时代虽然过去,但武装时代却远远没有结束。西南部首府塞卜哈(Sebha)内经常爆发图布(Tubu)和苏莱曼(Suleiman)之间的部落冲突。

此外,利比亚的少数民族柏柏尔人(Berber),图阿雷格人(Tuareg)和图布人争取话语权的决心也越来越大,甚至不惜以武力要挟。各方无法就利比亚新宪法的基本方针达成一致,这几个部落的代表曾带着愤怒当场离开议会讨论。

作者:Valerie Stocker 编译:任琛

责编:乐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