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基民盟主席三人争雄 对待中国均有何见解?

李鱼 综合报导
2021年1月14日

基民盟争夺党主席的三名候选人中,只有吕特根是外交问题专家,但梅茨和拉舍特也都无法避开中国话题。他们对中国曾做过怎样的表述?

Vorsitzkandidaten einigen sich auf Parteitag Mitte Januar
他们中一人将成为基民盟主席,很可能也会成为下届总理:吕特根、拉舍特、梅茨(从左至右)图像来源: Michael Kappeler/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执政的基民盟本周五、六两天以视讯远程形式举行党代会,在目前3名候选人当中选出党主席。德广联(ARD)委托的一项调查上周五(1月8日)公布了对3人的民调支持率,梅茨(Friedlich Merz)获得29%,拉舍特(Armin Laschet)与吕特根(Norbert Roettgen)持平,分别是25%的支持率。

基民盟党主席很可能就是下届德国总理,因此,这一人选的确立意义重大。那么,他们三人在对华政策方面持怎样的立场,都有过哪些表述?

拉舍特:同中国的制度性竞争图像来源: DW

拉舍特:在制度竞争背景下阐述对华关系

作为人口最多的一州之长,拉舍特有关中国的言论多为代表州政府的官方表态。2019年9月,他以北威州州长身份会晤中国驻德大使吴恳,强调双边的贸易往来,加强经济合作以及科技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

拉舍特偏爱使用描述宏观世界的“大词”,“中国崛起以及与此相连的地质构造上发生的地缘政治偏移”曾是他的相关话语。中国议题在他那里是在全球体制竞争的背景下得到关注。

今年年初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拉舍特谈到接种疫苗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到中国时这样说道

“我们正在同中国进行着一场制度性竞争,中国对抗疫情使用严苛的监控手段,这些手段跟我们西方遵从的人的概念背道而驰。”他说,不过,西方国家的民众必须迅速接种疫苗,同时,为贫困国家做好接种的准备。“自由社会进行的这场制度性竞争还未能产生胜者,”因此,欧盟必须同美国新政府一道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西方同中国的制度性竞争此后得到进一步明确,在1月6日,《世界报》整理了他在该报欧洲峰会的一个发言。谈到中国时,他说:

“我们面对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便是:“哪种社会模型更为成功?如果最终的结果是像中国这样的威权国家更快地摆脱了疫情,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经济增长,而欧洲和美国的自由社会模式却暴露出无能为力,那么,我们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竞争中先输掉了非常重要的一局。”

梅茨:不愿在中美之间做出抉择图像来源: Peter Steffen/dpa/picture alliance

梅茨:以同中国的经济竞争警告欧洲

目前民调支持度最高的梅茨,曾在2009年至2019年间担任旨在促进大西洋两岸关系的“大西洋桥梁”协会主席。他认为,在所有大西洋两岸政策中,就重要性而言,中国议题应该居首。梅茨曾是政界强人,2000年至2002年时曾任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

今年年初,梅茨对德新社表示,“我不愿看到一个必须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抉择的情况出现。”

1月8日,梅茨发推文强化他的立场:

“我们尤其低估了中国在欧洲的强权意志。我们应该降低德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利用美国政权转换的机会,制定一项共同的对华战略。”

隐退政坛的年月里,梅茨“下海经商”,最引人瞩目的是2016年至2020年担任黑石集团监事会主席。梅茨有关中国的论述,大部分以警告形式出现,用中国成就来警示欧洲,从全球经济融合的角度,评论TPP失败、RCEP的签署,再到欧盟在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谈判上的迟缓以及拖延,而后果显而易见:欧洲败退的话,中国将见缝插针,得到好处。

拉美多国同欧盟的南方共同市场的谈判,虽然双方达成了原则性一致,但文本的最终版本尚未落实,而签署并议会批准生效更遥遥无期。这一背景下,梅茨写道,欧洲人可能迎来TPP的相同命运

“欧盟同南美国家之间的所谓的南方共同市场协定(Mercosur)很可能夭折,而就在去年这份贸易协定还在布鲁塞尔备受欢呼,现在却即将被放弃。强大的抵抗首先来自环保领域。如果南方共同市场协定失败了,中国便会见缝插针,占领原本为欧洲设定的地盘。在那里,中国已在丝绸之路框架内同14个拉美国家签署了协定。相对而言,很少提及热带雨林,很多涉及的是投资和获取原材料。没有南方共同市场协定,我们欧洲人不仅将放弃双向的市场准入,20年的艰辛谈判之后,我们在世界的这方土地上,还告别了我们作为严肃会谈伙伴的地位。” 

吕特根:让中国声誉受损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F. Sommer

吕特根:全面阐述对华政策

吕特根现任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前联邦环境部长。2012年输掉北威州州长竞选后被默克尔总理罢免。在三位基民盟党主席候选人当中,吕特根对华政策表述得最清晰、最具体。

1. 让中国声誉受损,而不是对华经济制裁

去年12月香港反对派活动人士黄之锋等被判刑之后,吕特根表示,要让中国为此付出“最大程度的声誉代价”。他对《世界报》说,“德国、欧洲乃至西方还可以做的更多,不断点到他们的痛处,让人们关注到中国撕毁条约、以及我们为释放反对派活动人士做出的努力。”

去年7月《香港国安法》生效后,吕特根接受德意志电台访谈时谈到“话语”的重要性,指出“有关中国,经济制裁毫无意义,其它可能性我也没看到。”但他说,中国对其国际形象和海外声誉有着高度的敏感,“这在抗疫期间到处都能看到。”他建议,如果中国撕毁协定,践踏自由,“我们至少可以在它敏感的地方,增加中国的声誉成本,施加压力。不可小看这一措施的力量。我们必须这么做,而德国在这方面做得还太少。”

2. 反对华为参与德国5G建设

吕特根希望在5G建设问题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欧洲政策,在这个框架下优先使用欧洲产品。他对Politico说,这涉及到主权和国家安全。

吕特根在2019年时要求在建设5G的问题上必须给议会发言权。他说在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议题上,必须进行公开讨论,并最终由联邦议院做出决定。

2020年5月对《世界报》的访谈,显示他排除华为的决心,“我们应该加紧努力,在建设核心基础设施领域,即我们数字化神经系统,摆脱哪些受中国国家影响的企业。”

2020年7月英国做出排除华为参与5G网的决定后,吕特根认为其政策得到部分证实。他继而希望默克尔政府做出进一步保护德国网络不受外国影响的决策,在他看来,华为目前没有满足相关条件。

3.间接否定南海巡逻建议

吕特根认为一个共同的欧洲对华政策不能是“敌意”的,而应该由“现实主义”主导

在回答德国海军是否应该参与南中国海巡逻时,吕特根间接做了否定的回答。他认为,自由航行属于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范畴,对于德国这样一个出口大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德国应该有所作为。“但同时,从德国的视角看,鉴于目前的能力,还存在其它更亟待满足的需求。”

4.对中欧投资协议保持警觉

中欧投资谈判结束、双方取得原则性共识之后,吕特根尤其对强制劳工条款表示异议。因为投资保护协定的文本还没有公布,吕特根无法评论细节内容,但他说就已经知晓的有关强制劳工的协议规则,“让人警觉”

如果中国只是承诺“付出努力”,就等于接受强制劳工。他说,“很难想象欧盟会签署这样一份间接允许强迫劳动的协议”,在这方面,欧盟决不能显示宽容,更何况,在新疆存在强制劳动营的情况。

 

©️ 2020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