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墙外文摘:气球被美军击落,中国得偿所愿?

2023年2月19日

有评论认为,中国间谍气球在军事上意义不大。威权政治部署间谍气球的原因在于需要外部敌人才能将自己塑造成国家的保护者。但另有评论认为,实为"浮空器"的间谍气球的设计远比想像中的严谨。

美军在其领空击落中国疑似间谍气球
美军在其领空击落中国疑似间谍气球图像来源: Chad Fish/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为何要用不受控的气球监视美国?》,作者David Axe说,中国间谍气球的意义不大,至少在军事层面上如此。高空气球的用途不会比近地轨道上的小型卫星更大--而卫星还有肉眼几乎看不见的优势。连间谍气球是否比小型卫星群更具成本效益都是个问题。

作者说,中国军方或情报机关部署间谍气球的理由与有效性、实用性或效率无关。军事决策不是凭空做出的。尤其是在中国那种缺乏透明和民主的政治体系里。气球完全可能是一个不知为何受到中共官僚机构大力支持的坏主意,就像美国军事-工业-政治综合体时不时(有些人可能会说经常)造出理论上可能很棒,但现实用处不大的技术。

那么,中国为何要使用不受控的气球监视美国?--特朗普执政期间至少三次,拜登总统任内则有两次。中国的策划者必然明白,美军开火击落气球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解释说,大国不愿部署间谍气球的理由显而易见。但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没那么明确了。对任何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者来说,重要的是得记住,威权政府保持权力必须要靠两件事:在国外展示力量,同时还要将这种力量投射到国内。威权政府需要外部敌人才能将自己塑造成国家的保护者。但将外部威胁具像化的军事挑衅同样是对国内人民的暗中警示:听话点,否则我们的武器就会对准你们。

对击落气球媒体评论如潮之汹涌图像来源: Damian Dovarganes/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台湾国防部应正视中国浮空器

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中国气球"不对称"监侦模式渗透领空,台湾如何应对?》,作者吕礼诗指出,所谓中国间谍气球,其外型虽然像气球一般,但飞行高度与作业模式,更似飞船;此类飞艇与系留气球、自由空飘气球等,解放军将其划规为"浮空器"。浮空器的设计远比想像中的严谨,且运用匿踪设计、空气动力、复合材料、系统控制、人工智能、太阳光电、大气物理、"情报、监视、侦察"目获及系统控制等科际整合的成果。

文章说,特别需要留意的是,浮空器飞越他国领空绝非仅用于搜集大气参数,真正的目是为了弥补卫星侦照的不足,且可截获各国在内陆和大洋中军演或装备测试的电磁参数。

作者认为,台湾国防部应正视中国以浮空器进行"不对称"监侦模式,研拟及执行反制作为,一味地重复"联合情监侦可有效掌握"、"依《国军经常战备时期突发状况处置规定》应处"等制式官方回应,甚至明知解放军在进行情报刺探,且没有确凿的证据下,帮解放军以"气象科研使用"唾面自干的自圆其说,此无异告诉邻近强权:懦弱的国军,让台湾选择了屈辱

中国政府如何打造出"五毛"机器人?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中国版的ChatGPT,鹦鹉学舌?画虎类犬?》,作者曾敏祯说,揆诸2017年中共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人工智能技术可准确感知、预测、预警基础设施和社会安全运行的重大态势,及时把握群体认知及心理变化,主动决策反应,将显著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对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的作用",凸显中国运用AI首要政策目标,系须有助中国政府了解和掌控社会动态。

文章指出,对中国而言,ChatGPT以知无不言的答复特点,倘未来上亿的中国网民可使用ChatGPT并接触其提供的回复,如询问"1989年天安门事件中,中共军队做了什么?"、"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期间,香港政府及员警有什么表现?"抑或"2022年为什么会爆发白纸革命?"等真相,必让中国芒刺在背。故而百度的"文心一言"宣称3月前完成内测对外开放,显示中国必须制造自己的版本与之抗衡,用符合"国安标准"的内容来教育训练它,避免"境外敌对势力"从背后控制它的资料筛选和整合回复逻辑,创作出"辱华"、"谣言"和"抹黑"等挑战中国意识形态的"有害内容",惟此凸显既要拚命桎梏人民思想,又要在科技创新上赶超他国,可谓自相矛盾。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